人工智能時代是否會來臨?機器是否可能像人腦那樣進行思考?
近日,北京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暨人工智能產業論壇在雙創周北京會場主題展現場舉行。本次活動為2019年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科技成果轉化“火花”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
“火花”燃爆現場
中關村“火花”系列活動是雙創周北京會場的一大亮點。中關村管委會聯合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共同開展,擬邀請一系列科學家、技術經理人、投資人、企業家,一起碰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火花”,促進中關村科技成果對接及轉化,讓科技創新的火花成為創新發展的"星星火種"。
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火花”活動旨在發揮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源頭作用,完善成果快速轉化機制,促進成果尋找應用場景,加速成果轉變為產業技術和落地企業,服務北京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和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起步最早、相關學科最為齊全的大學之一。早在1986年,數學系、計算機系、無線電系聯合全校十余個系所,開展視覺與聽覺信息處理研究,并設立了相關的實驗室;2002年創辦了國內第一個智能科學系;2017年開設面向計算科學理論前沿的“圖靈班”,2018年增設人工智能班;今年4月27日正式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學校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研究的教師超過百人,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人工智能學科布局和研究體系,推進了一批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相關負責人以及高校、科研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科技金融投資機構、相關企業代表。
強人工智能時代來臨?
與很多唱衰強人工智能時代的觀點不同,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AI專家黃鐵軍堅信強人工智能時代會在未來20至30年后到來。
何為強人工智能?黃鐵軍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走過百年發展歷程,目前已步入新一代AI階段。強人工智能將能夠適應環境,應對未知挑戰,具有自我意識,達到并超越人類水平。
黃鐵軍認為,類腦機的誕生將拉開強人工智能時代的序幕,而且2022年將有望誕生首臺類腦超級計算機。根據歐盟推出的《人類大腦計劃》,到2022年首臺實時模擬人類大腦的機器就會出現,約20年后尺寸與人腦相當又能精確模擬人腦功能的類腦機或將面世。
目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正在研究類腦超級計算機項目。據曼徹斯特大學官網介紹,這臺計算機擁有100萬個處理器內核,每秒可進行200萬億次運算,處理信息的方式與人腦類似。
“所謂類腦超級計算機,就是它在模仿生物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而且處理速度和規模遠超同類機型,但在體系結構上與傳統意義的超級計算機有明顯不同。”黃鐵軍解釋說。除了國外,國內也已開展類腦芯片研究,去年,北大已研制出北大視網膜芯片,芯片的視覺感知不同于以往的攝像頭技術,而是模擬人類脈沖神經,從而形成畫面。
強人工智能如果出現,會不會出現電影里人類和人工智能對戰的情形?黃鐵軍笑言,無須恐慌,機器人跟人類“打不起來”。“電影里人類跟機器人槍戰的畫面,現實根本不會出現。因為如果真的出現強人工智能,它的反應和速度遠過人類幾個數量級,你還沒掏槍,它都打你無數拳了,這架打不起來。”
多個科技成果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論壇上還發布了多個北大科技成果。北大校友、北京醫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呂晨翀發表了“人工智能醫療影像落地實踐與思考”的主題演講,分享了2017年底創建專注于人工智能輔助醫療影像診斷的公司——醫準智能,18個月推出肺結節智能檢測、乳腺鉬靶智能檢測兩個系統獲得多家大型醫院的認可并投入臨床使用,攜手IBM共同推出集深度學習和影像組學平臺于一體的達爾文智能科研平臺,助力醫生高效自主完成AI醫療研究的人工智能應用發展故事。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放射科吳昊副主任的 “人工智能推動放療質量提升和醫療資源下沉項目”,通過將基于人工智能自主研發的智能治療計劃模型“移植”到基層醫院并應用于臨床,探索出一條醫療資源下沉并推動基層放療質量提升的路徑,期待與專業機構合作,加快推廣應用的進程,讓更多二三線城市的腫瘤患者享受到同等水平的醫療資源。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鄒磊教授的 “gStore圖數據庫項目”,可廣泛應用于政府大數據管理、企業知識圖譜服務和多源數據融合分析等多個領域。目前已經應用于多個互聯網公司的知識圖譜項目和政府大數據集成平臺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gStore系統在圖譜數據量大且查詢復雜的情況下其性能明顯優于現有的工業圖數據庫系統,處于該領域國際領先的地位。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軟件研究所李戈副教授的aiXcoder——智能編程機器人項目是一款智能編程機器人產品,如同開發者的一個工作同伴,協助開發者更加順暢地編寫代碼,有效節省開發時間、降低開發者對外部信息的依賴,通過機器的不斷學習,幫助人工從重復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使開發者有更多時間投入具有創造性的開發中。同時,它能夠幫助企業主動積累知識資產,降低人員流動給企業生產帶來的影響,提升軟件企業的創新力與生產力。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52瀏覽量
238772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步伐加快,2022年有望誕生首臺“類腦機”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SynSense時識科技收購瑞士類腦視覺傳感器公司iniVation 100%股權
SynSense時識科技成功收購瑞士類腦視覺傳感器公司iniVation,類腦智能航母蓄勢待發
![SynSense時識科技成功收購瑞士<b class='flag-5'>類</b><b class='flag-5'>腦</b>視覺傳感器公司iniVation,<b class='flag-5'>類</b><b class='flag-5'>腦</b>智能航母蓄勢待發](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74/wKgZomaaOZiAass2AAXdOocdnDc22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73/wKgZomZ8v-qADqflAAXA4yO7jB0750.png)
基于FPGA的類腦計算平臺 —PYNQ 集群的無監督圖像識別類腦計算系統
清華類腦視覺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天眸芯”登上Nature封面
![清華<b class='flag-5'>類</b><b class='flag-5'>腦</b>視覺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天眸芯”登上Nature封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AB/wKgZomZZnqWAUo8JABnKxvJfusI965.png)
華為分布式存儲連續三年榮膺2024年Gartner“客戶之選”
基于1024通道柔性微絲電極的“北腦二號”智能腦機接口系統正式發布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京東方BOE連續第三年入選“2024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
![京東方BOE連續第<b class='flag-5'>三年</b>入選“2024<b class='flag-5'>年</b>度<b class='flag-5'>全球</b>百強創新機構”榜單](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C6/wKgZomXnxFeAJXm1AABRLyU5mKo87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