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眾望,樹莓派的升級版本樹莓派3B+終于還是如約而至,雖然沒有以樹莓派4命名,沒有想象中質變的升級,沒有集成AI的元素,但仍不失為一個值得深入了解一番的DIY平臺。作為全球最火的開源硬件/單板計算機平臺,時隔兩年之久,樹莓派3B+帶來了哪些升級,就隨筆者這篇文章一一了解。
筆者手上的是e絡盟版的樹莓派3B+,包裝風格與大小和樹莓派3B相比差別不大,以至于筆者一開始拿到的還以為就是樹莓派3B其它地區發行的版本。現在并不清楚還有沒有其它版本的樹莓派3B+,按照以往的經驗,RS應該也會推出。
值得一說的是包裝盒背面重點突出了樹莓派3B+兩個重要的升級特性:更強的CPU性能以及更強的無線(WiFi/BT,支持5G頻段的WiF以及支持BT 4.2&BLE)連接功能,不過,難道只有這兩項升級?繼續往下看。
內部的配件一如既往的簡單,這次不知道什么原因,連個靜電袋都沒有。
樹莓派3B+的廬山真面目,和以往的樹莓派相比總算能一眼看出區別了,不像樹莓派3B和樹莓派2B那樣,不熟悉的情況下正面看幾乎是傻傻分不清。
看下樹莓派3B+整體的硬件情況:
博通BCM2837B0 SoC,集成四核ARM Cortex-A53(ARMv8)64位@ 1.4GHz CPU,集成博通 Videocore-IV GPU
有線網絡:千兆以太網(通過USB2.0通道,最大吞吐量 300Mbps)
無線網絡:2.4GHz和5GHz 雙頻Wi-Fi,支持802.11b/g/n/ac
藍牙:藍牙4.2&低功耗藍牙(BLE)
存儲:Micro-SD
其他接口:HDMI,3.5mm模擬音頻視頻插孔,4x USB 2.0,以太網,攝像機串行接口(CSI),顯示器串行接口(DSI),MicroSD卡座,40pin擴展雙排插針
尺寸:82mmx 56mmx 19.5mm,50克
核心SoC升級
從外型來說,樹莓派3B+基本與前代保持不變,兼容樹莓派3B的外設擴展模塊在樹莓派3B+上都可以使用,這也是樹莓派生態圈越來越廣的一個重要原因,任它怎么升級,與前幾代保持兼容的接口是必須要做到的。從細節來說,樹莓派3B的改變還是挺多的。首先當然是板載的核心單元博通BCM2837B0 SoC。
一眼就能看到得是封裝的改變,采用了類似Intel處理器上常用的金屬外殼的封裝,可以有效改善散熱情況。從這個特點來看,不難推測博通這顆SoC的CPU性能肯定又有所提升,事實也是如此,從原先樹莓派3B上的1.2GHz主頻提升到1.4GHz主頻。當然,集成的依舊是Cortex-A53,如果改成Cortex-A72或者Cortex-A73相信會更受歡迎。
無線網絡升級
無線網絡的升級可以說既在情理之中,又有點出乎意料,在筆者看來,這個升級的意義遠大于博通SoC的提升。
樹莓派3B+將無線網絡升級為支持2.4GHz和5GHz的雙頻Wi-Fi,支持802.11b/g/n/ac。要知道,目前很多物聯網的產品,尤其智能家居類,因方案的性價比等原因都只采用2.4GHz 頻段的WiFi方案,但是現在支持5G頻段的路由器已經普及,而且普通用戶都習慣連接5GHz的WiFi,這樣下來很多智能產品的配置還需要切換到2.4GHz的頻段下,非常麻煩。像國外的智能家居類產品Amazon echo、Google Home 、Apple HomePod等產品都支持5GHz的WiFi頻段,所以筆者認為樹莓派3B+支持5GHz頻段的WiFi還是非常棒的做法,至少是國際性的產品,需要有這種追求極致的做法。
另外,樹莓派3B+也將藍牙支持到藍牙4.2,雖然不像蘋果這種變態直接跨到支持藍牙5.0,但從國內的眾多藍牙方案產品來說,藍牙4.2才是目前綜合性價比的主流方案。
如果細心的同學一定能發現樹莓派3B+上無線網絡的天線的變化,之前在樹莓派3B上屢受用戶吐槽天線性能弱的陶瓷天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樹莓派Zero W一樣的天線方案。
可以看到,在樹莓派3B+的天線位置處的銅箔中都做了鏤空處理,整成有一個梯形的“孔狀”,看起來有點像吹風機的吸嘴形狀。而那個成形的部分,被通孔(Vias)和幾顆微小的電容器包圍,構成了2.4GHz的諧振腔,通過電容器驅動,整個設計就組成了現在樹莓派3B+的天線,最重要的是,在之前愛板網關于樹莓派W Zero的評測中也證實了這種天線的性能確實優于原先樹莓派3B上的陶瓷天線,這也算是一個大驚喜。
以太網升級
說以太網升級有點籠統,其實包含兩部分的升級,第一個是板子上的USB以太網控制器升級,以前的是通過USB擴展100M的以太網,如今樹莓派3B+是通過LAN7515擴展了千兆的以太網,速率大大提升理論最大吞吐量為300Mb/s。
另一部分則是以太網支持PoE(以太網供電)接口(下圖),可以為樹莓派3B+直接供電。當然,這需要這需要以太網Hat擴展模塊支持,在e絡盟上已經可以購買。
電源管理升級
眾所周知,先前可能因為節省成本等一些因素,樹莓派的電管原理部分都是通過分立器件來實現的,尤其在樹莓派1代上還因為設計問題,出現USB接口倒灌電流這種情況,而在樹莓派3B+上,采用了MaxLinear公司的型號為MxL7704的電源管理IC,可以提供5路的輸出,分別提供了3.3V、1.8V、1.2V、VDD_CORE等電壓,不僅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也簡化了電路的設計。
至于樹莓派3B+其它接口部分,基本與前代樹莓派3保持一致,就沒什么好多說的,看看圖就好。
MciroUSB供電接口/HDMI接口/CSI接口/ A/V接口
以太網接口/USB2.0 接口
40pin擴展雙排插針
上電測試
除了功能之外,相信大伙對樹莓派3B+最關心的就屬性能到底提升有多大,本篇就先測試下樹莓派3B+的在sysbench下基準性能的測試情況,對比前代的樹莓派3B到底有多大的提升。
關于如何燒錄Raspbian系統等步驟不再本文一一闡述了,官方和愛板網都有詳細的教程指導。
燒錄完官方提供的Raspbian系統后,可以看到樹莓派3B+最高主頻確實支持到了1.4GHz。
通過sysbench分別測試了樹莓派單核和4核的性能情況。
單核測試結果:
4核測試結果:
相比樹莓派3B的測試對比表格如下:(時間越少,性能越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兩者采用的系統都是官方提供的Raspbian系統,這個系統有個缺點是目前還是32位的,無法發揮出Cortex-A53全部的性能,不過作為對比,在相同的條件下,結果還是值得參考的。
小結
本篇只是作為樹莓派3B+的簡單體驗,之后筆者還會根據樹莓派3B+增加的功能點做一一測試,甚至說還會結合英特爾Movidius神經計算棒看看使用情況。本文寫到最后,還是得感嘆一下,雖然樹莓派的升級版本最終如期而至,但未免有些辜負時隔兩年的期待,留有的遺憾還是較多,比如仍保持ARM Cortex-A53的處理器,內存依舊只有1GB,沒能支持USB3.0,沒有集成目前火熱的AI元素,現在真有這種感覺,樹莓派學蘋果了,凡是帶“+”的升級都屬于“錦上添花”,如果已經有樹莓派3B的伙伴,或許我們可以再等等,可能只有數字代號的升級才是質變,果真還是要期待樹莓派4
-
樹莓派
+關注
關注
117文章
1710瀏覽量
1058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