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
發布了文章 2022-10-26 13:42
-
發布了文章 2022-10-26 09:52
消費級與車規級MCU市場冰火兩重天
最近三年,整個半導體市場漲價、降價消息滿天飛,MCU更是被稱為了重災區,在消費級與車規級兩部分,現已形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格局。MCU的兩極分化2020年10月,缺芯潮爆發,國內外多家MCU廠商陸續發布漲價函,吹響MCU缺貨號角,各IC經銷商開始囤貨,消費級MCU市場價格不斷升高;本輪漲價持續到2021年7月,上游供應逐漸緩解,通用MCU需求明顯減弱,市場價格 -
發布了文章 2022-10-25 13:33
中航光電代理 - 連接器 線束 CNC -貞光科技代理品牌
貞光科技為中航光電授權代理商,主要代理中航光電的連接器、線束組件、開關組件,CNC金屬件等產品。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業為航空及防務和高端制造提供互連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公司專業從事中高端光、電、流體連接技術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目前自主研發各類連接產品300多個系列、25萬多個品種。資質榮譽公司深耕連接器行業50年,樹2.1k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25 09:31
中國汽車芯片全產業鏈盤點
百年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大變革時代,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化是大勢所趨,根據海思在2021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大會發布的數據,預計2027年汽車半導體市場總額將接近1000億美元。而我國作為汽車制造大國,同樣對汽車半導體需求旺盛,預計到2025年市場總額將達到137億美元。分開來說,電動化方面,汽車電動化最受益的是功率半導體,尤其是IGBT,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933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21 13:43
紫光系“中國芯”發力 高性能MCU加速國產替代THA6系列
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紫光芯能”)是一家汽車芯片設計公司。依托紫光雄厚的資本平臺及清華大學深厚的人才技術積累,公司專注于車規級高性能微控制器及相關電源與接口芯片的設計研發,公司榮獲中國首張“車規級芯片產品認證“證書。紫光芯能/貞光科技研發和銷售的國產高性能車規級MCU芯片,THA6汽車級芯片具備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的特點,配置多達5組的雙核鎖步內1.2k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19 11:17
紫光芯能32位國產MCU單片機芯片THA6型號
MCU即單片微型計算機,又稱微控制器、單片機,通過將CPU、存儲、外圍功能都整合在單一芯片上,形成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級計算機。對MCU的結構組成而言,MCU主要由CPU、存儲器(包括ROM和RAM)、輸入輸出I/O接口、串行口、定時器等構成。MCU是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產業,且應用領域越高端,市場集中度就越高;中國MCU市場占全球比例為23%;在高端市場,國內M1.7k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17 14:59
一文解讀車規3D觸控
隨著智能觸控和智能表面概念在汽車應用上的興起,純電容觸控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內外飾應用中,替代傳統機械按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車人機交互體驗感和科技感,但隨著越來越多各類人機交互應用場景的出現,以及基于傳統純電容方案大規模進入汽車走向市場,單純的電容觸控方案的弊端從開發側到用戶側越來越顯現出來,包括按鍵誤觸問題,多按鍵盲操問題,水的誤觸發問題,EMC抗干擾767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14 10:41
思瑞浦研發的CAN收發器TPT1042/TPT1051獲德國C&S兼容性認證
思瑞浦最新推出全自主研發、擁有完整獨立知識產權的CAN收發器芯片——TPT1042和TPT1051,產品現已通過德國C&S兼容性認證,是國內首家2款CAN收發器同時獲C&S兼容性認證的芯片廠商。貞光科技是思瑞浦(3PEAK)代理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負責思瑞浦全系列運算放大器、比較器、接口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產品的銷售和技術服務。TPT1042和TPT10512.6k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14 10:39
「選型」國產車規MCU THA6510替代NXP MPC56xx
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紫光芯能”)是一家汽車芯片設計公司。依托紫光雄厚的資本平臺及清華大學深厚的人才技術積累,公司專注于車規級高性能微控制器及相關電源與接口芯片的設計研發,公司榮獲中國首張“車規級芯片產品認證“證書。貞光科技是紫光芯能代理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負責紫光芯能全系列車規MCU芯片等產品等產品的銷售和技術服務。THA6510已量產,樣品或訂1.6k瀏覽量 -
發布了文章 2022-10-13 14:47
貞光科技 | 車規MCU行業全產業鏈簡析
產業鏈上游MCU產業鏈上游可分為原材料供應商和代工廠商。原材料主要為圓晶以及來自于ARM等的內核授權;代工廠商主要包括臺積電、格羅方德、聯電、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代工廠商行業集中度較高,成寡頭競爭格局。2020年頭部的臺積電、格羅方德、聯電、中芯國際等廠商市占率超過90%,其中臺積電市占率高達58.6%。上游議價能力較強。由于原材料的不可替代性與代工廠商527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