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全世界最像人腦的電腦晶片一直由IBM所主導開發,該公司在Cornell Tech與iniLabs, Ltd等公司的攜手合作下,為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的神經形態自適應塑料可微縮電子(SyNAPSE)系統計劃打造先進的「類人腦晶片」。
2014-08-11 09:22:23
949 IBM正在利用來自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金,以及全美各地的實驗室合作開發了一種可模擬人腦結構的芯片,希望這種芯片能帶來更高效的計算模式。
2015-03-04 09:45:22
955 神經形態晶片(模擬人眼與人腦神經元的晶片)是由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發明者之一的Carver Mead在1980年打造的。Mead的創舉最終獲得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重視,甚至將1990-1999年定為“大腦年代”(Decade of the Brain)。
2015-09-29 16:02:59
1633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85/wKgZomUMPk6AdvAjAAAdMYzH4DY095.jpg)
相較于IBM最近為其認知電腦發布的數位硬體模擬元件,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MIPT)的研究人員致力于使用類比元件來打造電子腦(E-Brain),使其得以像真正的生物大腦一樣作業。
2016-05-09 09:46:40
4454 美國當地時間8月3日,IBM官方宣布了他們的最新成果——首個人造神經元,可用于制造高密度、低功耗的認知學習芯片。
2016-08-05 11:00:14
1742 IBM蘇黎世研究中心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納米尺度隨機相變神經元。IBM已經構建了由500個該神經元組成的陣列,并讓該陣列以模擬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進行信號處理。
2016-08-05 11:34:57
988 電子發燒友早八點訊:近日,中國和新加坡科學家合作,利用二硫化鉬創建出一種新型“神經元晶體管”。每個晶體管能模擬大腦中的單個神經元執行計算任務,可成為構建各種類神經硬件的基本組件。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納米技術》雜志上。
2017-07-07 01:09:11
1113 Intel發布了基于其神經模態(neuromorphic)計算芯片Loihi的加速卡Pohoiki Beach,該加速卡包含了64塊Loihi芯片,共含有八百多萬個神經元。繼IBM發布True
2020-09-15 15:41:32
694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C6/89/o4YBAF9gb56AUr-4AAKq9W2hUgY983.png)
摘要: 深度學習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應該從人腦中汲取靈感。本文就用一個小例子無死角的介紹一下深度學習! 人腦模擬 深度學習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應該從人腦中汲取靈感。此觀點引出了“神經
2020-12-31 17:07:36
2972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C7/F8/o4YBAF9uKeqAGk38AAC4rKjE8aM230.png)
模擬腦神經網絡,探索人腦上千億個神經元之間是如何連接與工作的,帶來每秒百TB級數據高吞吐量;1000輛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產生數十PB的實時數據,用來訓練AI視覺識別算法;油氣勘探,一次三維勘探會產生PB級原始實時數據,后期數據分析和處理中還會生成15倍體量的次生數據……
2022-07-29 09:40:31
585 美國IBM公司2011年8月宣布試制出了“認知計算芯片(Cognitive Computing Chip)”。認知計算是一種計算概念,指像人類大腦一樣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邏輯推理并記
2011-08-22 09:11:43
835 =viewthread&tid=287358&fromuid=286650028《PID神經元網絡及其控制系統》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pdf(6M)希望大家多頂頂,提升提升人氣。`
2012-12-02 09:08:00
`跨國人工智慧研究「開源蟲計畫」(OpenWorm)又有新突破!研究團隊模擬一般土壤中常見的「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全身 302 個神經元開發而成的軟體程式,近期已能
2015-03-04 16:50:09
”神經形態芯片旨在將哺乳動物神經元網絡的功能性突觸連接圖復制到固態3d 存儲器上。一個由來自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SAIT)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工程師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
2022-04-16 15:01:00
第1章 概述 1.1 人工神經網絡研究與發展 1.2 生物神經元 1.3 人工神經網絡的構成 第2章人工神經網絡基本模型 2.1 MP模型 2.2 感知器模型 2.3 自適應線性
2012-03-20 11:32:43
人腦中的神經系統精密而復雜成人的大腦擁有超過1000億個神經元[MOU1] 每天要進行數萬次的計算計算機系統發展到今天仍無法企及人腦的萬分之一
2019-07-29 08:36:26
的使用,減少了節點數,節約了開支。1、LONWORKS神經元芯片神經元芯片選用的是 TOSHIBA的64腳的TMPN3150B1AF,它通過11只I/O引腳與指定的外部硬件相連,這11只引腳可配置多種
2018-12-20 10:57:49
傳統的視覺算法受打光以及圖像的邊緣對比度影響,無法做到人眼的分辨效果,而且人具有學習能力,經過大量樣本的學習,人就可以找到不同物體之間的細微差別,從而分辨出物體的類別。CNN就是模擬人的大腦神經元
2020-07-23 20:33:10
思考問題的過程。人腦輸入一個問題,進行思考,然后給出答案。神經網絡就是在模擬人的思考這一過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數學的方式,將這一抽象的過程進行量化。神經元與激活函數人的大腦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
2019-03-03 22:10:19
是一種常用的無監督學習策略,在使用改策略時,網絡的輸出神經元相互競爭,每一時刻只有一個競爭獲勝的神經元激活。ART神經網絡由比較層、識別層、識別閾值、重置模塊構成。其中比較層負責接收輸入樣本,并將其傳遞
2019-07-21 04:30:00
期望的輸出。BP神經網絡算法推導(更新權重和偏倚):從上面推導可以發現:對于任意從神經元i(輸出神經元/隱層神經元)至 神經元j(隱層神經元/輸出層神經元)的權重w ijwijw_{ij},其權重更新
2019-07-21 04:00:00
,是模擬人工智能的一條重要途徑。人工神經網絡與人腦相似性主要表現在:
①神經網絡獲取的知識是從外界環境學習得來的;
②各神經元的連接權,即突觸權值,用于儲存獲取的知識。
神經元是神經網絡的基本處理單元,它是
2023-09-13 16:41:18
物體所作出的交互反應,是模擬人工智能的一條重要途徑。人工神經網絡與人腦相似性主要表現在:①神經網絡獲取的知識是從外界環境學習得來的;②各神經元的連接權,即突觸權值,用于儲存獲取的知識。神經元是神經
2018-10-23 16:16:02
人工智能發展第一階段,開發近紅外光激發的納米探針,監測大腦深層活動,理解神經系統功能機制。開發、設計電壓敏感納米探針一直是個技術難關。群體神經元活動的在體監測是揭示神經系統功能機制的關鍵。近日《美國
2021-07-28 07:51:24
。神經網絡的思想起源于1943年McCulloch 和 Pitts 提出的神經元模型[19],簡稱 MCP 神經元模 型。它是利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神經元反應的過 程,具有開創性意義。此模型將神經元反應簡化
2022-08-02 10:39:39
不僅限于已知的訓練圖像。該神經網絡需要映射到MCU中。模式識別機的內部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人工智能中的神經元網絡類似于人腦中的生物對應物。一個神經元有幾個輸入和一個輸出?;旧希@樣的神經元只不過是輸入
2023-02-23 20:11:10
如何去設計一種自適應神經元控制器?求過程
2021-05-17 06:56:43
概述:ZISC78是由IBM和Sillicon聯合研發的一種具有自學習功能的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芯片,它內含78個神經元;并且采用并行結構,運行速度與神經元數量無關;支持RBF/KNN算法;內部可分為若干獨立子網...
2021-04-07 06:48:33
譯者|VincentLee來源 |曉飛的算法工程筆記脈沖神經網絡(Spiking neural network, SNN)將脈沖神經元作為計算單...
2021-07-26 06:23:59
采用單神經元自適應控制高精度空調系統仿真摘要:暖通空調領域中的被控對象(空調房間)大多具有大滯后、慢時變、非線性特點,且受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經典控制方法難以實現精確控制。該文正是針對上述實際,將
2010-03-18 22:28:19
由Cypress公司和Toshiba公司制造的神經元芯片CY7C5120是組成LonWorks控制網絡的核心.其芯片內集成了介質訪問控制、網絡管理、控制應用等三個處理器,且內嵌LonTalk協議,并在ROM固件映像中
2009-04-28 17:38:18
69 PSD3XX 和 神經元3150芯片如何進行接口
2009-05-13 10:55:27
17 PSD3XX 和 神經元3150芯片如何進行接口
2009-05-15 14:08:59
7 8月8日消息,IBM周三發布了基于人腦特征的全新計算機架構,該架構可以讓下一代應用在感知、認知與動作方面效率堪比人腦。IBM推出的新軟件系統和編程模型,通過對芯片編程模擬人腦,形成類人腦計算的基礎信息處理單元,能對空間、時間和多模環境認知、感知,作出行動能力。
2013-08-09 09:53:53
620 著名芯片廠商美國高通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Zeroth處理器來幫助計算機或智能設備可以模擬人腦神經結構和信息處理方法,感覺就像是配備一顆人類的大腦。
2013-10-14 10:03:42
726 電腦人腦化 神經網絡-1993-3-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04-12 10:16:27
0 科學家發現人腦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一種神經元細胞,這些數量巨大的神經元細胞,通過數量更多的突觸相互連接,這樣就產生了神經網絡,人腦就是借助這樣的神經元網絡進行處理,所以有了認知、感知和邏輯推理這些智能活動。
2016-11-17 23:18:55
2775 據外媒報道,IBM蘇黎世研究中心宣布,他們制造出世界上首個人造納米尺度隨機相變神經元,可實現高速無監督學習??茖W家表示:這一突破標志著人類在認知計算應用中超密度集成神經形態技術,以及高效節能技術上
2017-02-07 20:41:11
236 外媒報道,芯片設計巨頭ARM已與美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了一種大腦芯片,這種芯片可以被植入人腦中。這種芯片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幫助腦部或脊椎損傷的病人。它可以被植入人的頭骨內。
2017-05-18 11:53:37
1665 腦神經元表現為非線性振蕩器,產生節律性活動和交互處理信息。從這個靈感來實現高密度、低能耗的仿神經計算機需要非常大量的納米級線性振蕩器。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2017-08-14 15:00:27
1287 一類自突觸作用下神經元電路的仿真和模擬
2017-09-16 10:27:27
8 IBM稱他們正在開發一種人工智能計算機,可以模擬人類的大腦作出決策。它叫做NS16e,是目前最大的人腦啟發計算機,并且有很大的野心。IBM還計劃開發比NS16e更大的計算機,來模擬人類大腦思考
2017-10-11 16:36:00
0 首先,人腦不僅僅是個對電信號進行處理的神經網絡。比如說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擔當了“信使”的作用,而其中的活動是化學過程。甚至人腦中的生物過程和物理過程都可能對思維產生影響,比如腦供血不足和劇烈運動后的眩暈現象。
2018-06-29 17:07:00
5781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55/CF/o4YBAFs1q1WASY3TAABTbI8iXZw261.png)
神經網絡基本介紹,人工神經網絡(簡稱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是模擬人腦思維方式的數學模型。
神經網絡是在現代生物學研究人腦組織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用來模擬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和行為。神經網絡反映了人腦功能的基本特征,如并行信息處理、學習、聯想、模式分類、記憶等。
2017-12-06 15:07:50
0 據了解,這項技術可以讓更多科學家對單個神經元進行研究,并且去了解單個神經元是如何通過與其他細胞的相互作用來實現人腦的認知、感覺知覺和其他功能。此外,研究人員還可以通過此項技術去了解神經回路是如何受到大腦紊亂的影響的。
2018-06-12 12:41:00
803 大腦是最復雜也是最強大管理領域,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進行仿真大腦活動是眾多研究者最大的目標,當然也是挑戰。近日,MIT宣布設計人造突觸芯片能以類似大腦神經元方式傳遞訊息。
2018-01-25 15:03:16
1247 一種以神經元為模型的超導計算芯片,能比人腦更高效快速地加工處理信息。近日刊登于《科學進展》的新成果,或許將成為科學家們開發先進計算設備來設計模仿生物系統的一項主要基準。盡管在其商用之前還存在許多障礙,但這項研究為更多自然機器學習軟件打開了一扇大門。
2018-02-07 15:04:40
3815 一種以神經元為模型的超導計算芯片,能比人腦更高效快速地加工處理信息。
2018-03-05 16:48:30
3434 一個由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發明了一種算法,代表著模擬人類大腦神經連接的研究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2018-03-29 15:15:17
6481 3月28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日前宣布,他們的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模擬人腦整體神經電路的算法,可在下一代超級計算機上應用。
2018-04-02 09:28:47
3983 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的學者們,與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們通力合作,推出了能實現電阻開關兩極效應的新材料。這些材料可被用來研發類似人腦神經元的、能儲存和處理信息的計算機。
2018-07-12 05:16:00
2409 AI能夠映射大腦神經元。人類大腦包含大約860億個神經元,并且一個立方毫米的神經元可以產生超過1000TB的數據。
2018-07-24 10:46:47
3628 單個神經元的結構就像一棵樹,從龐雜的樹突分支接收信號后匯總傳達到遠端的胞體。過去的研究表明,胞體接受的電信號強度一部分取決于沿途經過的樹突長度,在傳遞的過程中信號逐漸變弱,因此距離胞體較遠處傳來的信號對胞體影響也相對較弱。
2018-10-25 09:11:00
3019 這兩條發展路線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沿用馮·諾依曼架構,后者采用類腦架構。你看到的每一臺電腦,采用的都是馮·諾依曼架構。它的核心思路就是處理器和存儲器要分開,所以才有了CPU(中央處理器)和內存。而類腦架構,顧名思義,模仿人腦神經元結構,因此CPU、內存和通信部件都集成在一起。
2018-11-01 11:14:47
4638 在AI 及區塊鏈場景下,傳統CPU 算力不足,新架構芯片成為發展趨勢。當前主要有延續傳統架構的GPU、FPGA、ASIC(TPU、NPU 等)芯片路徑,以及徹底顛覆傳統計算架構,采用模擬人腦神經元結構來提升計算能力的芯片路徑。
2019-02-19 15:42:40
3923 IBM一直都有一個夢想,開發一臺計算機,它能夠像人一樣做決定,擁有智力。最近,IBM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它離目標更近一步。
2019-06-28 14:15:56
1344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明了一種基于人腦構造設計的全新芯片電路板“Neurogrid”。據悉,Neurogrid能夠模擬人腦中的100萬個神經元和數十億個突觸連接,而其運算速度已經達到了現有普通電腦的9000倍之巨。
2019-07-01 14:36:12
589 不用懷疑,你脖子上掛著的那個球狀物體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它能快速學習新事物、識別物體、理解語言的含義,并針對外界變化制定應對措施,而且能耗少得驚人。
2019-07-01 14:39:36
691 據外媒報道,IBM正在利用來自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金,以及全美各地的實驗室合作開發了一種可模擬人腦結構的芯片,希望這種芯片能帶來更高效的計算模式。
2019-07-01 14:43:41
481 最近,著名“牙膏廠”英特爾宣布推出一款名為“Loihi”的新芯片,據說能夠通過從環境中獲取的數據學習來模擬大腦功。這款芯片試圖通過自己的數千個硅芯片“神經元”來解決問題,就像你的神經元一樣,它們可以調整它們之間的聯系來應對新的任務。
2019-07-01 17:28:58
1178 一項關于神經元的研究,讓眾人看嗨了。
2019-07-09 17:24:07
3444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9B/4E/o4YBAF0kXWiAepb6AABE8kxW-aU506.gif)
十年前,一位神經科學家說十年內他便能模擬出人腦,歐盟砸了10億歐元支持這一項目
2019-08-01 15:23:50
2357 在底特律舉辦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電子復興峰會上,英特爾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的可模擬800多萬個神經元的Pohoiki Beach芯片系統。該神經擬態系統的問世,預示著人類向“模擬大腦”這一目標邁出了一大步。
2019-08-08 14:19:45
585 神經模態芯片的發展方向首先是規?;?,即擴大神經元的規模,這也是Intel和IBM等大廠主要押注的方向。
2019-08-09 18:48:18
2428 目前,AI芯片的研發方向主要分兩種:一是基于傳統馮·諾依曼架構的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ASIC(專用集成電路)芯片,二是模仿人腦神經元結構設計的類腦芯片。
2019-08-20 17:47:36
557 據報道,IBM一直潛心研究一種能模擬人類大腦的“自適應可擴展塑性電子神經形態系統”芯片,簡稱SyNAPSE。
2019-09-06 17:39:25
3748 來自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資金,IBM工程師與全美各地的實驗室在去年合作開發了一種可模擬人腦結構的芯片,希望這種芯片能帶來更高效的計算模式。
2019-09-06 17:42:06
1166 人腦的計算方式和傳統計算機完全不同。在人腦中,神經元相當于處理器,一個成年人的大腦至少有數百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都與其它神經元相連,它們的連接處被稱為突觸,突觸是人腦的存儲器,用計算機術語來說,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分布式計算系統。
2019-09-18 17:41:37
2009 據國外媒體報道,模擬人類大腦的電子芯片已經算不上新鮮事物——IBM已于去年就發布了達到量產級別的神經突觸模擬芯片SyNAPSE——但要說利用這樣的芯片來執行大腦任務,則還尚未有過先例。
2019-09-19 14:50:29
698 Neural Network)是從信息處理角度對人腦神經元網絡進行抽象,建立某種簡單模型,按不同的連接方式組成不同的網絡,簡稱為神經網絡或類神經網絡。因此,深度學習又叫深層神經網絡DNN(Deep Neural Networks),是從之前的人工神經網絡ANN模型發展而來的。
2019-09-20 08:00:00
1 據國外媒體報道,高通近日表示,它將開始幫助合作伙伴制造一種全然不同的芯片——一種模擬人腦神經結構和信息處理方法的芯片。
2019-10-14 14:12:58
702 在東南大學召開的2019神經元重建與應用國際研討會中,VR網獲悉,東南大學腦科學和智能技術研究院及東南大學-艾倫研究所腦數據聯合中心,開發出了世界首套構建全腦神經元結構的系統,這也是目前世界最大、最精確的神經元三維結構,數據產能世界第一。
2019-10-24 09:46:16
2398 對人腦神經元網絡系統進行抽象建立模型構成的人工神經網絡,簡稱神經網絡或類神經網絡。
2020-01-13 14:57:06
1133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B3/1A/o4YBAF4cFOeARl77AAEKSlMTzz4255.png)
目前,IBM已經開始研發新一代人腦模擬芯片,使移動設備能更好地完成一些對人腦來說相當容易但對計算機來說卻相當困難的任務,例如語音識別和詮釋圖片。
2020-01-17 16:18:04
644 即人腦神經網中的各部位神經元,能接收從五官傳達的刺激訊號而適當地變更知覺;亦即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是具有天然的學習能力。
2020-02-25 15:44:56
844 英特爾宣布將推出名為“Pohoiki Springs”的最新神經擬態計算系統,計算能力相當于1億個神經元,能夠模擬人腦,消耗更少的能量執行更快的計算。
2020-03-22 23:19:34
2265 ,模擬的是人腦的神經結構和運行方式,其中的計算模塊類似于人腦中的神經元,通過一種全新的模型脈沖神經網絡(SNNs)將神經元進行重新分布。 芯片向人腦演化,對現有計算架構的顛覆,神經擬態計算已經成為前沿科技中非常熱門的領
2020-05-27 12:19:17
2588 模擬人腦而誕生,比如,早期淺層神經網絡的結構一般表現為:多個輸入層“神經元”負責接收并加工輸入信息,之后它們將信息上傳至數量較少的輸出層“神經元”,經過綜合加工后作出決策。于是,通過算法的演進,人工智能讓機
2020-12-18 14:58:56
2603 人工神經網絡的概念: 在對人腦神經網絡的基本認識的基礎上, 用數理方法從信息處理的角度對人腦神經網絡進行抽象, 并建立某種簡化模型, 稱之為人工神經網絡, 是對人腦的簡化、抽象以及模擬,是一種旨在模仿人腦結構及其功能的信息處理系統。
2021-02-05 14:05:00
13 最近,由英國阿斯頓大學研究人員發起的一個新項目「Neu-ChiP」,展示了如何通過教授在微芯片上培育的人類腦干細胞來解決數據問題,從而為機器學習技術的「范式轉變」奠定基礎。
2021-02-20 09:26:27
2700 1.定義:用于模擬人腦神經元活動過程,包括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存貯和搜索過程2.特點(1)信息分布式存貯(2)信息的并行處理與推理(3)信息的自組織、自學習、
2021-03-05 14:06:34
4 神經元的電路模型介紹。
2021-03-19 15:16:44
14 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腦神經網絡模擬軟件
2021-06-24 15:43:03
11 ,是對人腦的抽象、簡化和模擬,反映人腦的基本特性。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是從人腦的生理結構出發來研究人的智能行為,模擬人腦信息處理的功能。它是根植于神經科學、數學、統計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等學科的一種技術。
2022-04-11 11:28:35
0 一項研究發現,人腦中新的人工神經元和突觸可能只有神經元大小的千分之一,速度至少是生物突觸的10000倍。
2022-08-25 17:11:03
323 功能,但是任何一個神經元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性能。 對開發者和集成商而言,神經元芯片的優勢在于它的完整性。它內嵌的通信協議和處理器避免了在這些方面的任何開發和編程。它參考了前面所提過的通信協議的ISO/OSI參
2022-10-30 13:28:20
1020 神經網絡是一種模擬人腦的神經元和神經網絡的計算模型。
2023-02-01 13:41:09
406 監測大腦神經信號和光遺傳神經調制對于解碼大腦神經信息和神經衰退性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2023-02-13 17:52:54
990 神經元 6050 數據表
2023-03-13 19:23:50
1 神經元匯編語言參考
2023-03-13 19:30:17
0 神經元 C 參考指南
2023-03-13 19:30:31
0 神經元 6050 數據表
2023-07-04 20:41:17
0 神經元匯編語言參考
2023-07-04 20:47:52
0 神經元 C 參考指南
2023-07-04 20:48:06
0 神經網絡模型(Neural Network Model)是指一種數學模型,可以模擬和學習人腦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過程,用于解決各種問題,如分類、回歸、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神經網絡模型可以根據輸入數據和參數不斷調整自身結構和參數,從而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泛化能力。
2023-08-23 18:25:48
1707 過程。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 類腦神經元器件,即通常所說的類腦芯片,是指利用神經形態器件去模擬人腦中的神經元、突觸等基本功能,再進一步將這些神經形態器件聯結成人工神經網絡,以模擬“大腦”的信息處
2023-10-19 08:40:25
172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A/F0/wKgZomUwkXqAQFR4AAAStqov7kY839.jpg)
所謂類腦芯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高度模擬人腦計算原理的芯片,基于對現代神經科學的理解,反復思考如何從晶體管到架構設計,算法以及軟件來模仿人腦的運算。如果把類腦芯片做得更像人腦,就會被賦予一個新的名字——神經形態計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
2023-10-29 10:24:06
478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B/31/wKgaomU9wo-AYnxRAAAeN1Fq63Q880.jpg)
人工神經網絡是模擬人腦神經活動的重要模式識別工具,受到了眾多科學家和學者的關注。然而,近年來DNN的改進與優化工作主要集中于網絡結構和損失函數的設計,神經元模型的發展一直非常有限。神經生物學和認知
2023-12-04 11:12:16
188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2/6E/wKgaomVtQ_aAbqvPAAAMxRbYCqI70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