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2Research網站日前發布了2018年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H-index排名前1000的科學家
2018-07-05 08:51:39
12797 
據外媒最新消息,德國和企業研發人員和科學家正在研發新的車用鋰電池系統,在特斯拉電動車目前使用的鋰電池體積下,他們計劃實現1000公里的單次充電行駛里程。
2017-05-15 17:02:35
2100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這種光纖傳感器不但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壓力,將感測頭放進-196°C的液態氮中或者加熱到 538°C,性能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2019-08-23 08:30:17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這種光纖傳感器不但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壓力,將感測頭放進-196°C的液態氮中或者加熱到538°C,性能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2019-09-02 08:04:30
國外媒體報道,用細菌制成的電池很快將會為我們的電子產品提供電能。科學家已經發現,可以把細菌體表蛋白生成的能量收集起來,作為電能。這項重大突破將會導致由細菌產生的清潔電流,或稱“生物電池(bio
2013-12-03 12:41:07
電路顯示5V電源穿越應用,其中兩個串聯連接的10F,2.7V超級電容器充電至4.8V,可支持20W超過一秒。 LTC3225是一款基于電荷泵的新型超級電容充電器,用于為超級電容充電至150mA并保持電池平衡,同時LTC4412可在超級電容和主電源之間自動切換
2020-07-17 10:16:35
TI科學家談浮點DSP未來發展 自十多年前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誕生以來,便為實時信號處理提供了算術上更為先進的備選方案。不過,定點器件至今仍是業界的主流--當然低成本是主要原因。定點DSP每
2009-11-03 15:18:49
、太陽能、風力發電、水、氫與氧和溫差等。這些既免費又用之不竭的資源,其實曾被不少科學家所善用了,而發明出很多免費能源的發明。可是這些科學上之瑰寶,一直被人刻意的壓抑和剔除。甚至,過去這些科學家有不少皆遭到
2012-08-28 20:49:01
,復旦新型水鋰電僅需10秒即可完成充電,且能跑上400公里,而其成本僅有傳統車用鋰電池的一半。目前,該項技術離產業化僅“一步之遙”。據悉,復旦大學自2005年起就一直在開展水鋰電這一國際前沿領域的探索
2013-12-03 12:39:46
生物電磁波揭密場導發現(俄羅斯華裔科學家寫的腦控技術叢書)
2020-03-05 09:31:41
甲醇燃料電池的兩倍。同時甲酸鹽不易燃燒,容易存儲和運輸。 科學家使用鈷納米材料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清潔能源被視為這一領域的一大突破,目前這項技術擴展到商業領域還需要一些時日。
2016-01-21 10:48:39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最新建造了一臺機器,能借用量子力學領域的“糾纏”現象,使光子的“行動舉止”與固體粒子一樣。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除了有助于科學家們對物質的基本屬性進行
2014-09-28 10:34:27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很快將根據腸子的波動情況當場揭穿騙子的謊言。 該大學的科研小組還認為,將來有一天,以記錄心臟活動為主的多種波動描記器將極大地提高其工作質量
2018-10-24 11:40:31
研制出一種設備,可以利用靜電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給手機電池充電。這種技術在行業內尚屬首創。從理論上來說,人們在行走坐臥甚至呼吸時產生的多余的能量都可以給體內植入的醫學設備和其他電子產品供電。然而,利用
2012-12-04 10:25:29
ofweek醫療科技網訊 少電影或文學作品均曾經假設,人類死后會面對不同的景象,然而真相又是如何。美國有科學家指出,人在死后意識仍有可能運作,可能會聽到醫護人員宣布自己死亡的訊息。香港東網10月19
2017-10-20 14:57:09
幾種新型電池簡介一、 菠菜電池科學家參照太陽能電池原理,利用生物技術手段發明了新型菠菜電池。科學家們首先從菠菜的葉綠體中分離出多種蛋白質,并將這些蛋白質
2009-11-05 15:17:44
16 美國科學家成功利用病毒制作鋰離子電池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制作電池的轉基因病毒。這種新的方法能夠制
2009-10-27 09:53:16
417 科學家開發旋轉電池 將用于驅動汽車(圖)
2009-11-10 13:41:02
485 韓國科學家開發安全鋰電池材料
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手機、筆記本爆炸起火事故,讓現在的人們在使用鋰電池設備時都多了一分小心。現在,來自韓國的科學家們研發出
2009-11-24 16:19:14
339 臺灣科學家以水熱法制造出白光LED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的科學家最近以氧化鋅(ZnO)/藍光有機材料復合薄膜,制作出白光發光
2009-12-12 11:12:08
667 科學家造新電池超現有產品10倍
在各種電子設備深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今天,能源的瓶頸顯得越來越明顯。性能越強,能耗越大,這幾乎已經成為
2009-12-15 11:36:33
520 韓國科學家開發安全鋰電池材料
2009-12-15 11:48:10
637 科學家證實太陽能電池“雪崩效應”
荷蘭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為納米半導體晶體中的電子“雪崩效應”(avalanche effect)找到了確
2010-01-13 09:33:32
771 意科學家研發出高效率LD泵浦中紅外激光器
《OPTICS LETTERS》最近發表了意大利科學家Nicola Coluccelli等人的文章,報道了LD泵浦高效率中紅外激
2010-01-25 09:28:42
795 英科學家發明低污染塑料電池 10年內完全占領市場
2010-02-08 08:47:04
293 愛爾蘭科學家開發出業內首款非節型晶體管
愛爾蘭丁鐸爾國家研究院的科學家最近宣稱他們成功制出了業內首款非節型晶體管,并稱此項發明對10nm級別制程意義重大
2010-02-24 10:08:25
578 科學家新發現:碳納米管產生大電流(新型發電方式)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發電方式,利用碳納米管產生出大電流,可為超小型設備提供電能,而且納米管產生
2010-03-15 08:44:17
1052 科學家發現鋰硫能讓電池電量增強四倍
無論是我們這些科技重度使用者,還是打造電子產品的廠商們,大家都在努力如何讓電池續航
2010-03-23 08:52:24
1093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黑太陽”
日前,科學家最新觀測到一顆距離地球僅有9.6光年的昏暗星體,它可能是迄今距離地球最近的褐矮星。同時,
2010-04-12 17:31:38
513 現在,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了擁有三維納米結構電極的電池,充放電可在幾秒內完成,而且快速充放電不會影響電池的能量密度。最新成果有望徹底改變電池的設計方法。
2011-10-12 09:17:32
941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發一款機器人消防員,它可以橫穿火海,根據人類的手勢或語言指令執行滅火任務。
2012-04-05 09:17:27
542 英國科學家已經著手設計“空中高速公路”,正在研發一種能穿梭于空中的新型汽車。預計大約30年后,我們有可能駕駛這種新型的汽車在空中有規則地穿梭。
2012-04-17 09:11:29
994 法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阻擋Wi-Fi信號的新型壁紙,它既美觀,又可見將信號的范圍控制在使用者所在的房間內。這種壁紙將于2013年上市發售,價格僅略高于中等普通壁紙。
2012-05-15 09:13:17
466 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在接受EE Times采訪時談到了3D整合電路,技術層面上中國的崛起以及美國研發投資的現狀。
2012-05-21 09:02:34
804 來自韓國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電動汽車電池,能夠在“數分鐘之內”將電量充滿。不僅如此,其成本還將是傳統鋰離子電池的一半。
2012-08-16 14:24:55
1686 
一群韓國科學家,在蔚山現代科技研究所已經研發出了一種快速充電鋰電池,比普通電池充電速度快30到120倍,這個團隊相信他們可以最終可以推出少于一分鐘能充滿電動汽車的新型電池
2012-08-20 11:19:57
3650 
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CSIRO)和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已經研制出二維納米材料,有望使“納米”得到廣泛應用。
2013-01-08 09:00:31
921 一直以來,手機電池技術的發展便落后于手機技術。智能手機已經達到令人吃驚的先進程度,而電池卻相對比較古老。隨著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一種超級微電池,這種落后從此成為過去。這種微電池的功率是鋰電池的1000倍,理論上充電所需時間不到一秒鐘。
2013-04-25 10:44:42
2595 科學家研發出弱光情況下的3D高清掃描儀技術,它可以巧妙利用單光子在光線極弱的情況下創造出物體的清晰圖像。
2013-12-02 11:47:02
1102 你是否在為手機每天充電而煩惱?近日,美國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超級電容器的制備技術,也許將來會解決你的這一煩惱。
2016-11-28 10:40:59
507 電池科技日新月異,電動車的行車距離也日益改善!韓國科學家發布最新款電動車,每次充電可行駛 300 公里之遠,續航力是一般電動車款的兩倍,儲存電量更是 4 倍之多。
2017-01-11 16:14:11
609 電池科技日新月異,電動車的行車距離也日益改善!韓國科學家發布最新款電動車,每次充電可行駛 300 公里之遠,續航力是一般電動車款的兩倍,儲存電量更是 4 倍之多。
2017-01-12 15:22:20
677 ,這意味著日后用戶不需要隨身攜帶充電寶,甚至手機都不需要配備電池了。 WiFi信號轉化為電力 美科學家研發無電池手機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員史密斯制造了兩部沒電池、但內置可檢測和反射電視信號天線的流動裝置,兩者通過互相反射訊號,制造摩斯密碼來溝通和交換
2017-12-06 16:20:01
206 近日,美科學家研發出一款具有觸覺感應系統的鞋子,能夠通過震動強度提示使用者前方的障礙物分布情況,從而減少跌倒的幾率。
2018-04-17 09:22:00
1123 一般來說傳統鋰電池在-20℃發揮出50%性能就已經算是最優水平,但是今日報道中國科學家研發成功零下70℃可正常使用的鋰電池,具顯著應用潛力,甚至還有望用于極地或太空。
2018-03-01 15:26:47
603 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 新型鋰空氣電池 ,可在自然空氣環境下工作,并在破紀錄的750次充電/放電循環后仍能正常工作。研究人員表示,這款鋰空氣電池有望掀起電池領域的新革命,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
2018-03-27 16:06:02
1913 
2017年,“人工智能”成為一個熱門詞匯。隨著人工智能領域學術研究和技術應用的進步,人工智能正在與各行各業形成融合,推動各個行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人工智能時代,全球有哪些受人矚目的人工智能科學家
2018-04-08 20:21:00
16004 
電池內部液體電解質完成充電。該電池采用一種新型液體電解質,能夠有效抑制導致電池失效的物質生成,并保持電池性能穩定,這種新型高能量密度半固態鋰氧電池表現出了優異特性。
2018-06-14 16:05:00
1263 如果你曾經查看過數據科學家的崗位要求,你就知道它的職責范圍有多廣。有的數據科學家致力于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有的則從事A/B測試、產品分析。確定哪些工作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這會幫你節省大量面試準備時間。
2018-07-26 09:17:17
2310 錳酸鹽銀納米片能夠讓科學家能夠以更低成本制造出更安全、更節能的鋁空氣電池。據外媒報道,韓國蔚山國際科學技術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2018-10-17 15:09:00
1070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機器人化學家,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徹底改變新分子的發現方式。科學家也希望通過這一技術能夠發現新的藥物。
2018-11-05 10:26:06
1180 AngelList提供的是列出數據科學家崗位的公司數而不是崗位數。我把AngelList從所有分析里面排除掉了,因為其搜索算法似乎按照OR型的邏輯搜索進行,沒有辦法改成AND。如果你尋找的是“數據
2018-11-19 18:14:01
2820 美科學家研制新型相機可黑暗中拍3D照片 關鍵詞:相機,黑暗,3D照片 家用電子 時間:2014-01-09 15:55:24來源:互聯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研制了一種新型相機,能夠在幾乎完全漆黑的環境下拍攝3D照片。這種相機利用幾乎不可見的物體反射的光子繪制3D圖像。
2019-06-07 15:34:00
1857 近日由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科學家研發的的新型四軸飛行器能夠適應不同運輸方式。這種無人機撞到地面時會將其螺旋槳臂變為輪子,從而繼續移動。
2019-05-23 16:03:44
1834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的計算機模,可利用人工智能更快、更準確的預測惡劣天氣。
2019-07-11 10:58:32
612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解決數字技術能源危機的新型計算機存儲器并獲得了專利。在科學報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描述了這種電子存儲設備,據說它將以超低的能耗改變日常生活。
2019-09-03 16:19:30
456 據外媒消息報道,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從而可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
2019-12-03 09:37:17
815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解決數字技術能源危機的新型計算機存儲器并獲得了專利。在科學報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描述了這種電子存儲設備,據說它將以超低的能耗改變日常生活。
2019-12-06 11:37:31
564 對于智能手機來說,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鋰電池,不少科學家也都是在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據外媒報道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池,該小組稱這種電池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鋰硫電池,可以讓一部智能手機連續運行5天。
2020-01-08 11:10:57
1789 韓國科學家利用鎳鈷硫化物納米薄片,在摻雜了硫的石墨烯上,制造出電極,或能夠生產出長壽命高容量鋰空氣電池。
2020-03-07 16:03:38
2503 據外媒報道,當今的鋰電池由陰極,陽極和液體電解質組成,該液體電解質在充電和放電時在鋰離子之間來回傳遞。最近,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電解質的更多固態形式可能帶來什么,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
2020-04-02 14:34:23
3850 隨著企業以數據為中心的文化,以做出決策和規劃,數據科學家對全球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是企業無法足夠快地聘請數據科學家,因為合格候選人仍然非常有限。
2020-04-18 10:31:53
3229 南丹麥大學(USD)研究鈉離子電池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包含鐵、錳和磷的新型電極材料可以提高電池的功率和容量。
2020-04-23 22:05:55
2870 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陰極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用于更穩定的鉀離子電池儲能系統。
2020-05-26 23:52:08
1968 每個數據科學學習者都最常問的問題:“ 什么是數據科學家的最佳編程語言?”。
2020-07-05 11:32:16
2243 據外媒報道,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只是事情的一半 --這些能量需要儲存在某個地方供以后使用。在液流電池的情況下,存儲被歸結為大桶的液體。現在,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它高效且持久。
2020-07-15 11:54:21
628 據外媒報道,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只是事情的一半 --這些能量需要儲存在某個地方供以后使用。在液流電池的情況下,存儲被歸結為大桶的液體。現在,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它高效且持久。
2020-07-17 09:44:58
695 在測試階段。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7月15日報道,由阿爾卡季克拉舍寧尼科夫教授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納米能源》雜志上撰文指出,用特殊多層結構鈉電池代替鋰電池的技術有望測試成功。該團隊集結了多位科學家,他們分別
2020-07-20 14:29:14
515 研究充電基本原理的材料科學家做出了驚人的發現,這可能為更好的電池,更快的催化劑和其他材料科學的飛躍打開了大門。
2020-07-29 10:07:08
637 為了研發能夠讓電動汽車(EV)的續航里程達到數百英里的可充電電池,科學家們都致力于用鋰金屬陽極取代現有電動汽車電池中使用的石墨陽極。
2020-08-21 10:18:16
574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一些微針貼片,也有一些廉價的一次性紙質生物醫學檢測包。日本科學家現在已經將兩者結合起來,利用紙質微針貼片測量血糖水平。通常情況下,微針貼片由一個小的聚合物方塊組成,方塊的底部釘有一系列細小的針頭。
2020-09-15 10:45:16
2051 香港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電池,他們說,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這種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該設備基于二維金屬有機框架。
2020-09-26 11:42:38
878 據英國《通訊材料》雜志9月24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歐洲科學家團隊宣布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據悉,這種機器人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的動作。團隊聲稱,這種
2020-09-29 17:32:16
1837 又到了鋰電池技術全面突破的時候了,這次是中美科學家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黑鱗鋰電池充電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
2020-10-09 17:30:33
1091 
又到了鋰電池技術全面突破的時候了,這次是中美科學家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黑鱗鋰電池充電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
2020-10-10 14:43:52
2279 
據外媒報道,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科學家們正在進行一項電氣化研究,可能會制成更輕、充電速度更快的電池,適合用于給航天服,甚至是火星車提供動力。該項研究由NASA提供資助,而且研究人員表示,該款變革性新電池很快將用于美國衛星上。
2020-10-10 15:50:02
650 據外媒報道,更準確地知道什么時候我們所吃食物不再安全能有助于避免大量浪費。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即以電子鼻的形式依靠顏色變化的條形碼來跟蹤不同肉類的新鮮度。據悉,電子鼻研發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領導,他們的團隊專注于研究肉腐爛時產生的氣體。
2020-11-10 15:23:35
626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據外媒報道,韓國科學家創新設計高功率透明太陽能電池,推動實現離網生活,構建可持續綠色未來。
2020-11-11 11:00:07
1647 通過近距離接觸鳥類飛行的錯綜復雜的機械結構,科學家們不斷解開可以幫助他們追求先進空氣動力學的秘密,這可能包括產生更少噪音的飛機。通過模擬貓頭鷹羽毛上的微觀結構,歐洲的科學家們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飛機機翼,他們說可以在這個領域取得重要的收獲。
2020-11-19 15:18:11
1596 11 月 25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近科學家借助一個所謂的 “反激光器”設備,終于找到一種可以穿過任何房間完美發射能量的方法。
2020-11-25 10:00:05
1537 現在,科學家們將本世紀中葉物理學家和電影制片人的愿景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時髦的虛擬現實體驗。在上周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款使科學家能夠使用虛擬現實(VR)頭盔進入細胞或其他生物結構內部并進行探索的新型軟件。
2020-12-07 11:15:29
2102 用生物質代替原油和天然氣制造塑料材料具有許多環境效益,但這些所謂的生物塑料往往在一些關鍵領域表現不佳。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這樣一個缺點的辦法: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形式的PLA塑料,可以用來容納沸騰的液體。
2020-12-07 11:56:14
1357 對于現在的手機來說,電池已經嚴重制約了其創新發展速度,所以科學家也是在想盡辦法帶來新的成果。
2020-12-08 17:17:59
540 通常情況下,如果想知道不同深度的土壤特性如何變化,科學家們必須提取土壤樣芯樣本。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確定,利用探地雷達可以更容易地獲得同樣的數據。
2020-12-24 11:42:25
598 據環球科學報道,一項發表于《自然 · 能源》的研究顯示,科學家開發了一款磷酸鐵鋰電池,它充電 10 分鐘后,續航里程可達約 402 公里,總行駛里程可達近 322 萬公里。 IT之家獲悉,這款電池
2021-01-20 14:23:10
3255 基于“藕斷絲連”這一自然現象,中國科學家再次秀出了令人側目的研究成果,而它就是新型仿生手術縫線。
2021-01-21 09:26:44
1493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受狗狗不可思議的嗅覺啟發,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和演示不同類型的“電子鼻”,可以嗅出癌癥、神經氣體甚至爆炸物等東西。據稱,一個新的例子是通過將這些設備與機器學習配對,模仿犬類解釋不同氣味的能力,從而提高這些設備的靈敏度和能力。
2021-02-18 15:42:49
1319 
據外媒報道,軟體機器人通過會有選擇地充氣或放氣的氣動“肌肉”移動。雖然肌肉本身可能又軟又濕,但它們通常需要連接堅硬且笨重的泵。不過現在一種新型泵變得既小又靈活。 據悉,這款電動氣泵由布里斯托大學的科學家研發,重量只有5克,大小和形狀跟一張信用卡差不多。
2021-02-19 15:51:00
1582 導讀:瑞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的氣凝膠工藝來制造鋰離子電池的硅陽極,有望提供比現在銷售的電池容量大大增加的電池。通過在石墨上生長納米大小的硅顆粒,該研究小組能夠展示一種克服硅作為負極材料常見的許多
2021-02-22 11:52:55
1307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當科學家希望遠距離收集海洋學數據,但同時又不干擾海洋生物時,往往使用自主“水下滑翔機”。科學家近日研發出一種新的號稱具有高度機動性的“水下滑翔機”,但它卻沒有外部推進或轉向系統。
2021-02-24 16:41:58
1431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歐洲的科學家們利用先進的OLED技術生產出了一種首創的“紋身”,可以用來監測人類身體表現的不同指標,甚至是食物的新鮮度。該設備被稱為第一種發光“紋身”,可以像臨時紋身一樣使用水轉印,工作完成后再用肥皂洗掉。
2021-03-01 14:30:56
722 仁川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既薄又結實的新型膜,可以解決任何弊端。使用新方法制造的新型聚合物離子交換膜可以實現比現有燃料電池更便宜,性能更高的燃料電池,朝著實現氫經濟邁進了一步。
2021-03-05 18:05:00
1901 面向工程師和科學家的MATLAB簡介電子版
2021-05-25 11:05:44
0 喜訊!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秦創原“2022年度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入選名單,定華電子工程師團隊聯合西安交通大學趙玉龍教授團隊申報的“高性能特種測量傳感器‘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成功入選。 陜西省
2022-08-30 15:50:59
847 
“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本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國聯通下轄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AI科學家廉士國博士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 ? ” ? 據了解,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
2022-11-07 16:18:11
2270 一、維視智造成功入選2023年度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 近日,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3年度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入選名單,維視智造旗下欣維視覺工程師團隊聯合西北工業大學馬志強副教授
2023-02-02 14:46:09
410 
華為辟謠3.2萬名科學家移籍 對于近期網絡傳言的華為3.2萬名科學家移籍華為方面表示,造謠者毫無根據、無中生有。 華為辟謠3.2萬名科學家移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網絡傳言,比如“華為孟晚舟宣布23萬億
2023-08-22 16:51:36
936 
鋰離子電池如今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及智能手機領域。其優點包括輕巧、抗震、環保,但充電時間較長及承受大功率電涌的能力不足。隨著最新研究成果發布,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銦陽極材料,與鋰離子電池內的陰極材料實現良好配合。
2024-01-26 09:57:08
24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