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Map 通過吸收中國資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其在國內的業務鋪平道路。
“沒有高精 3D 地圖,自動駕駛免談”——已然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共識。隨著無人駕駛商用化日益臨近,不可或缺的高精地圖成為各家搶占的重要細分賽道。
據產業人士透露,硅谷高精地圖創業公司 DeepMap 正在推進 B 輪融資,其中兩名重磅戰略投資方已經浮出水面——英偉達和博世旗下風投公司(RBVC),而其他投資方將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出行、北汽集團等。
DeepMap 創始人兼 CEO 吳夏青(James Wu)表示,現在公布的戰略投資方為英偉達和博世,其他資方還沒有官方消息。
DeepMap 在 2016 年初由華人吳夏青、羅維和 Mark Wheeler 等人創辦,所屬地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托,專注于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的研發。此外,DeepMap在中國北京設有分公司,近期正在擴充技術研發團隊。
2017 年 5 月,DeepMap 完成 2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由硅谷知名風投 Accel Partners 領投,Accel 同時是 Facebook 除扎克伯格外的第二大股東。
參考外媒 the information 與海外創投數據庫 crunchbase,DeepMap 三輪融資總計9200萬美元,最近一期 B 輪融資將達到 6000 萬美元,目前估值為 4.3 億美元。
業內人士分析,該輪由中國資方主導的融資將為 DeepMap 開拓國內市場創建便利通道。
DeepMap 是誰?
在自動駕駛領域里,能夠同時攬獲產業和互聯網頂級投資資源的創業公司并不常見。投資人如此看好 DeepMap 主要在于兩點。
一是高精地圖賽道已經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核心挑戰,二是公司背后的重量級領導團隊。
DeepMap CEO 吳夏青(右)和 CTO 馬克·維勒(左)
DeepMap 的創始團隊包括 CEO 吳夏青、CTO 官馬克·維勒(Mark Wheeler)、COO 羅維等人,他們早年在谷歌、蘋果、百度等巨頭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經歷為創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財富。
創業前,DeepMap 創始人兼 CEO 吳夏青在百度美國研究院任職主任架構師,為百度自動駕駛開發高精度圖;更早的時候,吳夏青曾任職于 Google Earth、蘋果地圖等部門,積累了 14 年的地圖研發經驗。此外,團隊中還包括數名激光雷達領域的技術老將。
據 DeepMap 介紹,在技術實現方面,目前繪圖技術精度可達到厘米級,系統支持自動駕駛車輛的精準定位;同時,處于 DeepMap 平臺中的車輛可以彼此之間共享實時信息更新。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三塊,分別是高精度地圖、精確實時的位置定位、服務基礎架構的搭建。
DeepMap 采用數字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組合收集數據的方式,以創建詳細的 3D 地圖,可以識別到街道標志、郵箱,甚至諸如路沿高度等小細節。
與一般高精地圖構建模式不同,DeepMap 允許不同的公司創建包含不同特征和數據的高精地圖,提供可嵌入車輛的軟件,解決定位、數據更新、路線規劃和數據收集等問題。
團隊認為,DeepMap 的差異化優勢在于通過高效處理大規模數據的地圖運行架構,進而實現高精度、低成本的地圖和定位解決方案。“把高精度地圖大規模、低成本地做出來,只有少數人知道該怎么做,能去做好的人就更少了。我們就是這樣的團隊。”DeepMap COO 羅維說道。
在技術層面,構建高精地圖數據已經不是最大門檻,核心挑戰在于如何不斷更新這些海量地圖,以反映道路工程或倒下的樹木等新障礙等變化。
為避免自運營昂貴的采集車隊更新數據,DeepMap正在尋找新的數據模型(終端客戶可保留對基礎數據的所有權),從已經部署在路上的自動駕駛車輛中收集數據,保持地圖更新。
在這個模式里,DeepMap不再強調軟件數據的歸屬權,地圖制作被作為可以植入任何汽車制造商平臺的服務, 而“持續賦能”的動態服務則對應著高精地圖信息的更新頻率,這將汽車制造商和服務開發商的利益綁定在一起。
高精地圖吸金能力強勁
在自動駕駛等前沿賽道上,市場體量規模和公司營利能力是影響其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據業內預測,高精地圖發展黃金期正當時,到 2020 年高精地圖市場整體規模將達 21 億美元。2025 年,該市場規模有望達 94 億美元(折合 607 億元人民幣)。
相較于高級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難的困境,高精地圖數據服務的市場現狀更為樂觀。即使在大規模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之前,高清地圖也有其用武之地——助力開發駕駛員輔助駕駛方案。
因為高精地圖不僅僅用于導航,還需要提供關鍵的安全功能。相比傳感器近距離感應的作用,高精度地圖更著眼于對遠距離的路徑判斷和規劃。當車速過快,傳感器的反應速度和感應距離不足以支撐汽車做出駕駛反應時,或者下雨天雨滴擋住傳感器攝像頭時,高精地圖則可以發揮提前規劃安全路徑的作用。
傳統汽車制造商認為,高清地圖將在未來幾年成為收入的重要來源。
“這就像電視發展的演變歷程一樣,從傳統電視到高清和 4K,一旦發展起來,就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會看到未來銷售的大部分地圖都是具有高清分辨率。”地圖商 Here 的制圖負責人 Ralf Herrtwich 談道。(Here 地圖原為諾基亞旗下資產,在 2015 年被奧迪、奔馳及寶馬通過一個持股平臺間接持有。)
高精地圖的吸金能力在創立兩年的 DeepMap 身上得到了及時體現。
“DeepMap 在 2018 年的預計收入約為 300 萬美元,相比去年 65 萬美元營收增長 4 倍多。預計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今年年底到期的汽車制造商付款。”知情人士向 the information 透露。
在北美、亞洲和歐洲等地,DeeMap已經建立數家客戶和合作伙伴,公開合作的車企業務包括上汽硅谷創新中心、福特汽車以及本田旗下的加速器 Honda Xcelerator。
在加州的 Concord 和 San Jose 等地,上汽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已經搭載了 DeepMap 的軟件。去年,創業公司 Voyage 在 San Jose 試運行的自動駕駛車輛上也使用了 DeepMap 的服務。
有投資人透露,DeepMap 還在與戴姆勒推進合作。作為B 輪新晉的中國投資方阿里,有意將 DeepMap 的數據采集軟件植入到自家的菜鳥物流車隊中。“預計阿里今年會推出 100 輛自動駕駛物流車,并有望擴大到數千輛。”
此前,阿里連投兩輪互聯網新造車公司小鵬汽車,并在 2014 年將國內領先的數字地圖服務公司高德地圖收入囊中。
沒有人想讓谷歌再贏一次
在傳統數字地圖時代,谷歌通過滿世界跑的地圖測繪街景車、專業的繪圖軟件成為無可爭議的贏家。但在高精地圖新一輪的爭奪戰中,包括百度在內,沒有人想讓谷歌再贏一次。
“將來中國高精地圖業務可能比百度當前搜索業務規模還大!”在 2018 年初的 CES 現場,百度前首席運營官陸奇面對美國媒體說道。
除了巨頭布局,在“新貴”的舞臺上,DeepMap 與 CivilMaps、lvl 5、Carmera 被并稱為全球高精地圖四小龍。DeepMap 憑借深度學習技術識別、提取信息獲得高效優勢,CivilMaps 則在信息篩選和壓縮技術上握有先機,而精于數據采集眾包的 lvl 5 與 Carmera 同樣備受資本青睞。
DeepMap COO 羅維提到,“老東家”谷歌曾找到她希望投資。盡管關系十分密切,但為了保持公司獨立性,DeepMap 還是婉拒了谷歌。
不過,DeepMap并不缺少橄欖枝,博世與英偉達均對后續合作表示出期待。“DeepMap 填補了高精地圖市場的空白。該公司利用車輛嵌入的軟件制圖,適用于博世和整個汽車行業的高度自動化和自動駕駛。”羅伯特博世風險投資公司的總經理 Ingo Ramesohl 博士談到。
英偉達業務開發副總裁 JeffHerbst 則表示,“高精地圖是實現自動駕駛汽車部署的關鍵。DeepMap 構建和更新地圖的能力讓我們印象深刻,很高興能夠為他們的下一步發展提供支持。”
在此之前,英偉達已公開兩項自動駕駛投資標的,包括景馳科技和圖森科技兩家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商;在高精地圖數據服務領域,DeeMap是第一家。
當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憑借該先天優勢,中國也被視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競爭中最為強勁的選手。但對于美國公司而言,進軍中國市場卻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中國在收集地圖數據或提供地圖服務層面設有嚴苛的許可審查。
外媒認為,獲得這些許可證通常意味著需要與中國公司合作。DeepMap 通過吸收中國資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其在國內的業務鋪平道路。比如百度,作為國內高精地圖服務商業化的先鋒,百度已經與寶馬等諸多海外汽車制造商達成合作。
與此同時,中國地圖數據服務商與上下游鏈條公司的整合信號也越發強烈。
去年 8 月,高德地圖就聯手精準位置服務商千尋位置,推出提供“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綜合解決方案,并為數據采集“眾包”打下基礎。
與上汽集團、四維圖新合作的英特爾則正在謀劃如何通過快速整合資源,有效加速數據采集高精地圖繪制,為服務無人駕駛應用做好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