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及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傳統的車企也開始切入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而對于眾多的初創的電動汽車廠商來說,無人駕駛技術也是他們實現彎道超車傳統汽車廠商的關鍵。除了國外的谷歌、蘋果、Facebook,國內的BAT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之外,近兩年國內也涌現了一大批的初創型無人駕駛技術廠商,比如景馳科技、縱目科技、圖森未來等。
今年4月在北京國際車展上,景馳科技推出由景馳研發的搭載有Velodyne中國市場首發的128線激光雷達的L4級別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注: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一般分為五級:L1、L2、L3都屬于輔助駕駛,L4、L5則可實現完全無人駕駛,難度較高)。雖然成立僅一年左右,景馳科技目前已在廣州,安慶,硅谷三地完成全開放城市道路上的路測,并面向公眾,在廣州生物島展開國內首個無人車常態化試運營。
近日,芯智訊也有幸受邀前往廣州生物島景馳科技總部體驗了景馳科技的“無人駕駛”汽車。
景馳科技的無人駕駛系統
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系統主要有三大流派,一種是以Mobileye的解決方案為代表的完全依賴機器視覺的解決方案;一種是以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為代表的主要依靠機器視覺+毫米波雷達的混合型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是目前量產車中最為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還有一種是目前比較熱門的主要依靠激光雷達+機器視覺/毫米波雷達輔助解決方案,而這也是目前比較多的自動駕駛技術廠商的所選擇的一種方案。比如谷歌Waymo、百度、騰訊、景馳等。
激光雷達主要是通過發射激光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而車載激光雷達普遍采用多個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建立三維點云圖,從而達到實時環境感知的目的。從當前車載激光雷達來看,機械式的多線束激光雷達是主流方案。
相對于超聲波雷達來說,激光雷達的優勢在于其探測范圍更廣,探測精度更高。但是,激光雷達也有雨雪霧等極端天氣下性能較差、價格昂貴等缺點。所以,很多的采用激光雷達無人駕駛技術廠商,同時也配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以彌補激光雷達的缺點。
景馳科技的無人駕駛系統不僅擁有激光雷達,也配備有毫米波雷達和多個攝像頭,還有高精度GPS、IMU慣性導航以及強大的數據處理系統(基于英偉達的方案)。此外,還結合了多項完全由景馳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城市級高清地圖。
▲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配備的64線激光雷達以及多個車載攝像頭
值得一提的是,景馳科技的最新的無人駕駛系統采用了Velodyne的128線激光雷達,而激光線束越多,每秒采集的云點就越多,探測性能也就更強。不過,當天路測的無人駕駛汽車仍然還是64線的激光雷達。
▲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采集的點云圖
不過,激光雷達的線束越多,價格也更加昂貴。比如64線束的激光雷達的價格可達到16線束的10倍。有消息稱,目前百度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車身上的64位激光雷達,售價高達70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確實令人咂舌。
當然,如果要降低成本,也可以采用多個低線束激光雷達組合(或者固體激光雷達)、配合毫米波雷達、車載攝像頭等傳感器。不過這對于安全性和穩定性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而景馳科技之所以選擇采用昂貴的64線甚至最新的128線激光雷達,也正是為了保證L4級別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體驗。
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體驗
好了廢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詳細介紹下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的試乘體驗。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是需要來先簡單介紹下一些基本情況。
首先,在體驗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之前,需要簽署一份免責協議(就是生死狀,立馬感覺壓力山大有木有?),畢竟目前無人駕駛車仍處于測試階段。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狀況。所以這次體驗筆者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啊!
其次,景馳科技此次提供了兩款搭載其無人駕駛系統的車型,一款是與廣汽合作的無人駕駛車,一款則是林肯MKZ。前者主要試乘的測試路段是“環島”,后者則主要的測試路段是“隧道”。這兩個路段都是開放式的路段,會有不少社會車輛、行人、自行車以及其他車況出現。
第三,測試當天的天氣是晴天,相對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來說,對于無人駕駛車來說還是相對能夠輕松應對的。因為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情況下,可能會影響攝像頭對于紅綠燈的準確識別,而且雨雪霧對于激光雷達的性能會有較大影響,不過景馳的無人駕駛車同時有配備抗干擾能力相對較強的毫米波雷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第四,無人駕駛汽車要上路跑,遵守交通規則自然是必須的。而且為了安全起見,無人駕駛汽車的一些判斷和規劃都還是相對偏保守的。另外,這次的測試路段限速60km/h(少數路段40km/h),所以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就設定了相應的限速。
第五,對于L4級別的無人駕駛汽車來說,完全可以在無需駕駛員的情況下,就能夠根據用戶指令自動完成從A點到B點的駕駛,無需人工干預。但是現階段,由于自動駕駛技術還不夠成熟,相關的配套法律也尚未完善,所以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必須要配備一位安全員,以便在必要情況下進行人工干預。所以此次體驗景馳的無人駕駛汽車也都配備有一位老司機。
在這一段“環島”路段的試乘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測試路段的車流較少,但是也還是有比較多的路況。比如行駛過程中有遇到紅綠燈、行人過人行道、自行車逆行、遭遇路邊違章停車需繞行、彎道路段、會車等狀況。無人駕駛車在面對這些狀況時大都能應對都很自如,能準確識別紅綠燈、斑馬線(主要依靠前置的車載攝像頭),對行人/騎行者、汽車進行避讓(主要依靠激光雷達),行駛也比較平穩,只是在與一臺體型巨大的灑水車會車時,司機進行了人工干預(需要指出的時,當時右側有一輛社會車輛停在路邊,導致了無人駕駛車避讓出現了一些困難。)
在第二個測試路段,相對前面的“環島”路段車況更為復雜一些,路上的車流較多,景馳的無人駕駛汽車應對還是比較自如的,對于側后方車輛的超車的避讓、對于行人/騎行者避讓、過彎道的很平穩,對于前方車輛的超車,急剎也很果斷。另外可以注意到的是,景馳無人駕駛汽車通常都會與前車保證相對安全的一段距離,以保證安全。
當然,這段路測最為重要的是,還需要過一段約兩公里長的隧道,這對于無人駕駛車也是非常考驗功力的,因為在隧道中,GPS信號可能會出現丟失或者漂移,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單純的依賴GPS來定位將會出現問題。而景馳的無人駕駛汽車采用的是GPS+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慣性導航等方式進行定位,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過隧道時,雖然GPS信號已經漂移到了隧道外,景馳的無人駕駛汽車依然能在隧道中平穩行駛。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于自動駕駛來說,高精度的地圖也尤為重要,這將影響到自動駕駛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和準確性。目前像業內領先的Mobileye主要采用的是眾包模式的地圖繪制與第三方地圖結合的方式,也有些車廠直接采用第三方地圖,而景馳則于谷歌的Waymo一樣采用的是自己繪制的高精度地圖。這就意味著其需要自己去在路上不停的跑來掃描繪制地圖。
景馳的工程師表示:“我們希望我們的無人駕駛技術能夠做到全場景覆蓋,成為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目前還是希望自己來做HD級別的高精度地圖,當然也不排除以后會跟地圖廠商合作。”
據介紹,目前景馳已經積累了超過5萬公里的無人駕駛里程,當然這與Waymo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考慮到景馳的路測才開始不久,短時間內能有這樣的積累已經是很不錯了。而且,景馳現在每個月在高精度地圖測繪上都要拓展一個面積約等于官洲生物島的地區。
總體來說,這一次的景馳無人駕駛汽車試乘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對于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情況下的表現未知),可以說是“穩”如老司機,雖然仍然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人為干預的狀況,但是畢竟其仍然還是處于測試階段。而且,現在景馳每天都有十多臺測試車在路上跑,相信隨著不斷的測試和改進,景馳無人駕駛汽車的體驗也將會不斷提升。據景馳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動其L4無人駕駛技術的商用化。
當然,目前無人駕駛技術距離真正的商用其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這不單單是技術的問題,還需要想應的配套的法律法規的完善,比如如果無人車出現了車禍,該怎么界定法律責任。還有人們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接受度、安全顧慮(人開車出事故很常見,人們也能接受,但是對于自動駕駛出事故,人們的接受度會比較底,但是實際上成熟的機器人的可靠性要遠高于人類司機)、以及對于出租車/網約車司機這個職業所帶來的沖擊等多方面的社會問題。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未來無人駕駛將是大勢所趨。
在最后離開景馳測試點時,景馳也安排了一輛無人駕駛測試車送筆者到地鐵站,期間筆者也與負責無人駕駛監控的司機師傅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其也時景馳聘請的司機),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無人駕駛替代司機的情況,他表示:“技術總是不斷進步的,如果到時候司機這個職業真的要無人駕駛替代,那也沒辦法,只能去找其他工作唄。”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129瀏覽量
122424 -
景馳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4127
原文標題:景馳科技L4無人駕駛汽車體驗:穩如老司機!計劃年底推向商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易控智駕發布礦山無人駕駛應用落地成果
小馬智行第六代無人駕駛Robotaxi亮相香港國際機場
測速雷達與無人駕駛技術的結合 測速雷達故障排除技巧
無人駕駛出租車新時代即將到來?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Model Y
百度計劃海外推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服務
現代汽車擬開發無人駕駛消防機器人
文遠知行獲加州無人駕駛汽車載人測試許可
通用汽車旗下Cruise據悉計劃年內恢復完全自動駕駛服務
Cruise計劃今年重新啟動無人駕駛運營服務項目
馬斯克稱:通用因技術未成熟放棄無人駕駛
5G賦能車聯網,無人駕駛引領未來出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