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后,智能鞋也受到熱捧,在欣欣向榮的智能穿戴市場中占據了一塊不小的份額。到今天為止,進軍智能鞋領域的公司已達到幾十家,不單單是創業公司,互聯網巨頭、傳統鞋企、甚至大型跨國企業也不斷地在智能鞋領域試水。Google、Nike、Adidas、李寧、361°、雙馳、完美、云朵、幻橙……國內外各種知名不知名的企業都在嘗試做智能鞋,希望能在這個最貼合人體的產品中發現另一片商機。
智能鞋為何會受到熱捧?
智能鞋領域為什么有這么多創業者和巨頭加入呢?答案很簡單,是因為鞋子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在智能穿戴興起的一天起,就沒有人能忽視這個巨大市場帶來的誘惑。
鞋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可以不帶手表、手環,但他不能不穿鞋子。相比大部分可穿戴產品,鞋子幾乎是我們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產品了。據不完全統計,僅僅中國的成人鞋的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每年國內生產的鞋子超過60億雙。普通人每人擁有3~4雙的鞋子在現實中很正常。可以想象,在全中國13億人口的支撐下,這個市場有多大。
而隨著可穿戴智能設備近幾年的興起,作為天然的可穿戴產品,鞋子自然就被創業團隊看中了,他們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讓鞋子變得更智能,讓鞋子成為一款智能產品。
其實鞋子本身具備的消費品氣質也與電子產品相差無多——大部分用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選擇更換新的產品,這顯然與現在的一些現代智能設備產商的理念一致:讓消費者主動更新迭代自己的產品,從而使自己的產品能一直賣下去。
誰在做智能鞋?
現有的智能鞋廠商中,所制作出來的產品主要可以分成計步鞋和定位鞋兩類。其中,李寧、雙馳等廠商都發布了自己的計步鞋,主要的銷售對象是運動愛好者,讓他們可以在不攜帶手機的情況下輕裝上陣,結合這幾年興起的健身熱,這幾款產品的銷量都不錯。以雙馳為例,在今年7月底在淘寶眾籌上線的三種不同款式的計步鞋,都成功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眾籌目標,總金額近100萬元。
另外一種產品種類是定位鞋,這種產品目前主要的針對人群是兒童群體,由361°、云朵、幻橙等企業在此前推出。其中,幻橙的智能定位鞋“步丟”在今年年初獲得了500萬美元A輪融資。云朵智能鞋也在去年年底在京東眾籌成功籌集到110萬元的資金。
另外,一些互聯網巨頭也參與到智能鞋領域中,除了上述的淘寶眾籌、京東眾籌外,小米和李寧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共推智能跑鞋,361°和百度聯合參與到定位鞋的制作過程中,騰訊發布全城戒備,邀請智能鞋廠商一起參與。這些巨頭雖然沒有直接去推自身的智能鞋品牌,但對智能鞋的出現都樂見其成,或多或少推動了智能鞋產業的前進。
就目前而言,參與到智能鞋領域的企業已經有數十家,涵蓋了互聯網巨頭、傳統鞋企、創業公司等一系列企業。傳統鞋企本身有自己的完善的供應鏈,在制鞋領域有豐富的資源,能最快生產出自己想要的鞋子?;ヂ摼W巨頭擁有強大的互聯網資源,能夠更有效率地把智能鞋產品推出去。而創業團隊更加靈活,沒有大企業臃腫的行政體系,反應更加迅速,能更快催生出市場想要的智能鞋。這三種不同類型企業對于智能鞋這種嶄新的產品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就看哪一家產商能推出符合更消費者需求的智能鞋了。
用戶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樣的智能鞋?
這個問題目前可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通過易觀智庫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問卷調查中,我們可以依稀看到一些蹤跡。
智能鞋的應用應在健康、運動領域有所建樹。易觀智庫數據顯示,高達77%的受訪者希望智能可穿戴設備擁有健康的功能,而68%的受訪者則希望擁有運動方面的功能。運動領域已經有熱門的智能鞋產品出現,李寧的智能跑鞋開售一個月就達到千萬元的銷售額證明了目前消費者對有運動應用智能鞋的渴求。而健康領域顛覆性的智能鞋產品還沒出現,下一款大賣的智能鞋產品有可能就是擁有健康應用功能的。
另外,易觀智庫還顯示,功能、外觀設計、價格三個因素是用戶購買智能可穿戴設備最關注的因素。智能鞋的功能目前大都比較簡陋,可以說沒有智能鞋獨占的功能,像計步、定位這種完全可以在其他智能設備上實現。因此,外觀設計以及價格就成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智能鞋銷量的決定因素。但智能鞋畢竟智能當先,最終只有拿得出手的功能才能讓自身的產品被消費者所認可,否則最終也只是銷售鞋子的噱頭而已。
根據易觀智庫的統計,健康指標追蹤、提醒(來電、生活提醒等)、定位三項功能被認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用戶最感興趣的功能。這三項功能目前已被實現的是定位功能,但由于定位功能耗電較高(用戶需要頻繁給鞋子充電)、需要給運營商額外繳費(基站定位要求運營商提供服務)、市面上定位的產品有很多(適合兒童的也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目前定位鞋并沒有在市場上帶來太大的反響。如果這些情況沒有改善,定位鞋近期很難有銷售上的突破。智能鞋產商可以尋求健康指標追蹤、提醒方面的突破,看能否打開另一條出路。
智能鞋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正如其他智能穿戴設備一樣,智能鞋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夠智能,現在智能鞋擁有的功能還不足以引起消費者的興趣,而且還必須與手機搭配才可以完成發揮功能。
大多數智能鞋目前都是內置芯片+手機APP應用的模式,這種智能方式甚至比智能手環、手表更糟糕,畢竟手環、手表上可以安裝觸摸屏,用戶可以在上面操作,但智能鞋卻不行,即使產商在鞋子上安裝了觸摸屏,也沒有幾個用戶會對此買單——在鞋子上點點點是需要多大的恥度。不過安裝防水的非觸摸屏倒是有可能,在618中國海峽會展成果交易會上,雙馳就曾展示過一款能在鞋子上顯示用戶步數、步行距離、消耗卡路里等數據情況的智能跑鞋。
總體而言,智能鞋很有可能最終只能手機APP+內置芯片一條路走到黑,柔性屏幕出現可能會有所變數,但完全擺脫手機還是不太可能。其實與手機結合用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功能足夠強大,用戶也不介意用一用,畢竟鞋子和手機可以算是如今大多數人的標配,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智能鞋的功能能否觸及用戶的痛點,是否滿足用戶的某些需求。
智能鞋未來的發展方向
正如上述所描述的,健康應用的開發應該是目前大多數智能鞋產商追逐的主要熱點。
對于腳部健康的關注,看看大街小巷密布的足療店就知道現代人們對腳部健康的重視了。我們的傳統醫學認為腳部的健康能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在現實體驗中,在足療店按個摩確實能舒緩全身的疲勞。而現代醫學也有數據表明腳的健康確實能影響到身體的其他的部位,最典型的如扁平足患者,走路就很容易出現疲勞的情況。
而智能鞋發展的一大契機就是與當下熱門的健康功能鞋結合,把腳部健康與智能功能串聯起來。這一點已經有企業在做了,京東眾籌上就出現過一款智能理療鞋,這款名為非兔云足的智能理療鞋籌集到了近27萬元的資金,是眾籌目標的5倍多。
另外,關于腳型健康的方向在近期也受到關注。腳型主要是看用戶的足弓情況,足弓的不同,腳的跑跳能力也有所差距。一般足弓的形成都是在兒童時期慢慢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后就基本上沒辦法糾正了。如果有一款鞋子能注意到這一點,在兒童時期給一些指導,就很有可能避免兒童出現非正常足弓的現象。而這個就是智能鞋能夠介入的契機。
除了健康領域的發展外,智能鞋在游戲方向的應用也是一種可能。隨著VR技術越來越成熟,虛擬現實游戲的出現已經不再是夢想。而在這類游戲中,智能鞋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通過感應腳部的動作,游戲內的角色能實現同樣的動作,這樣的玩法讓跑酷類游戲有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而且在跑跑跳跳的過程中,用戶還能得到健身的效果,這賦予了智能游戲鞋更大的意義。
總之,智能鞋產業還并不成熟,需要有志于在智能鞋領域發展的企業們的共同努力。智能鞋會成為未來人們的最佳選擇,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發展方向還不明確,有待產商們的進一步嘗試。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