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太空3d打印正受到各航天大國的青睞,在美國將3d打印機送入國際空間站后,俄羅斯研究人員也宣布制成了該國首臺太空3d打印機樣機,計劃在進一步完善后,在2018年送入國際空間站進行測試。
2016-11-12 14:31:441001 繼龍飛船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運送貨物后,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的計劃明年要送宇航員送上太空。
2017-08-05 15:30:29800 8月16日消息,據Engadget報道,美國SpaceX的首要任務是將人類進入太空,并最終將人類送上火星。目前,這家火箭發射公司需要致力于將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為此,它最近展示了執行這個歷史使命的部分硬件和宇航員。
2018-08-16 10:50:473830 國際空間站“大限”將至,天宮或接棒國際太空合作 ? 在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上的法國八分鐘里,相信不少觀眾都注意到了國際空間站的出現,法國宇航員Thomas Pesquet在穹頂艙里用薩克斯奏響了《馬賽曲
2021-08-10 10:01:096550 本設計能夠成功的完成空間站的物品打掃,設計指標是按照空間站的物品打掃設計,進行DH建模,對機械臂求逆解,同時防誤撞的核心思想是用RRT算法規劃出一條路徑,讓機械臂的末端繞過遮擋物品從而到達需要到達的位置。...
2021-09-07 06:38:08
Sciences的Cygnus飛船一起和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整個發射過程將通過NASA TV和Orbital Sciences的渠道進行直播。雖然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樹莓派只有兩個,但目前樹莓派基金會已經
2016-01-11 10:49:58
美國宇航局當地時間12月17日在官網發布了“聯盟號TMA-19M”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畫面。俄羅斯宇航員尤里·馬連琴科對飛船進行了手動對接。此前的自動化對接嘗試失敗了。圖中右側還能看到天鵝座
2015-12-19 17:46:34
來自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的3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10月11日乘坐“聯盟MS-10”飛船未進入太空的俄宇航員奧夫奇寧和美國宇航員黑格不在其列。另據俄航天集團此前披露,目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
2018-11-05 10:42:15
是測試性能的初步實驗平臺。” 報道稱,國際空間站一旦退役,中國將成為唯一擁有永久在軌空間站的國家。據稱歐洲航天員已準備好提前學習中文,但除非美國政策改變,否則美國航天員不太可能參與。自2011年起
2016-10-17 10:45:24
對微重力條件的適應將導致太空中的宇航員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變得更加敏感。 這不僅會導致身體不適,還會影響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反應時間——從而可能導致安全風險。平均而言,機組人員在國際空間站上停留約6個月,因此很好
2019-07-18 22:58:15
方面,天宮二號搭載了機械臂操作終端試驗器,將第一次開展我國人機協同太空在軌維修試驗,為以后空間站任務提供技術儲備。小編點評:兩個8噸的大家伙終于塵埃落定!感謝國家科技的偉大!接下來請持續關注兩位宇航員景海鵬、陳東的生活狀態與工作進度情況,請持續關注航天電子發燒友頻道,謝謝你們的支持!`
2016-10-19 11:02:27
旋轉 ISS 上的所有活動關節。我們的目標是讓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在任何時候準確地看到國際空間站正在做什么,以傳播公共航天意識并進一步參與 STEM。這是用于分離信號以供 SARJ/TRRJ/和 BGA
2022-07-29 07:23:13
上周,全球首艘訪問國際空間站的商用飛船“天龍號”在美國東部時間星期四(May,31)上午回到地球。飛船準確降落在加利福尼亞半島西邊幾百公里外的太平洋里。
2012-06-04 16:14:026012 電子發燒友網核心提示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5日宣布,國際空間站首次利用激光通信手段將電子數據傳送到地面。新華社莫斯科報道,俄航天署今天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
2012-10-05 23:11:181594 日本將于9日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無人貨運飛船“鸛”6號機,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此次運送的物資除宇航員的食品和飲用水外,還有7顆由大學及企業開發的超小型衛星、空間站運用所必須的由日本產電池組成的新型電池等各種物品。
2016-12-07 14:42:06544 惠普運用3D打印技術為國際空間站打造了一臺2D打印機,惠普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刪除了打印機的傳真、掃描和復印功能,使其更輕巧,以便在零重力環境下執行任務。
2017-11-13 11:48:30901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透露,LED生長燈將用于種植西紅柿和新鮮沙拉葉,為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提供食物。
2018-06-04 17:19:00516 據外媒SlashGear報道,空客和IBM的人員將于今年夏天將Crew Interactive MObile CompanioN(CIMON)機器人頭部帶到國際空間站。這個機器人頭部從來沒有真正地連接到一個機器人身上,它是專門為國際空間站構建的 。這個機器人頭部將為國際空間站帶來人工智能。
2018-03-12 16:25:00511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要為其登上火星的第一批宇航員穿戴一款全新的Tron太空服。這款名為Z-2的宇航服不僅硬件由3D打印,其制作尺寸也是通過對宇航員身體進行3D掃描而得出的 ,以確保完全匹配
2018-04-02 11:56:003999 在太空中生活聽起來有木有很酷?在失重狀態下,一切都不能用地球自然現象去理解!根本就不是你以為的以為就是你以為的那樣。全地球工程師們聽好了,曾擔任I.S.S指揮官的知名宇航員已經向全地球拋出宇宙難題,開啟國際空間站設計挑戰賽,請發揮沖向宇宙的想象!
2018-06-05 13:45:003132 據國外消息報道,下一批運往國際空間站的物資中有近3噸研究和補給材料。其中有太空工作中最典型的東西是:沉淀物研究材料,植物用溫度計,巨型機械臂機械臂Canadarm的替代品。
2018-07-26 11:59:372895 2018年8月3日,美國航天局Nasa公布了首批將搭乘SpaceX載人飛船“Dragon”號(又稱龍飛船)進入太空和國際空間站的四名宇航員。作為NASA商業飛行計劃的一部分,這是自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以來,美國首次開啟載人航天與返回計劃。
2018-08-07 09:40:492845 對宇航員的健康或國際空間站的運行造成威脅。Rush說:“NASA需要知道,如果設備遭遇某些事情,它將會以安全的方式失靈。”
2018-08-19 10:06:113126 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發射了首顆具有太空碎片清除功能的衛星RemoveDEBRIS,這也是國際空間站史上部署的最大的衛星。這一專門用于測試碎片主動清除系統有效性的低軌道衛星,匯集了歐亞非與美國各太空機構、航天專家與技術公司的智慧結晶。
2018-09-13 15:53:009680 據報道,世界上第一個飛行、自主、人工智能宇航員助手將很快進入太空,成為宇航員的好朋友,共同完成太空任務。
2018-09-18 15:39:02818 法媒稱,俄羅斯3月29日說,它正在研發太空洗衣機。宇航員不久后可能告別不得不攜帶足夠整個太空任務期間使用的干凈衣服的時代。
2019-04-05 18:00:00882 科學家指出,這些光度可變的照明器用于解決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及長時間太空飛行時可能出現的生理節律失調問題。
2019-04-16 14:50:112854 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從2020年開始向游客開放國際空間站。
2019-06-11 15:51:422603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臺人形機器人。這個“天空機器人”(F-850)將搭載“聯盟號”MS-14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然后返回地球。
2019-08-16 09:37:51440 8月27日電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消息稱,搭載俄羅斯首位機器人宇航員“費奧多爾”的宇宙飛船27日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2019-08-29 10:47:002261 9月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近日,俄羅斯“3D生物打印解決方案”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尤謝福 赫蘇阿尼表示,運載機器人宇航員“費多爾”的“聯盟MS-14號”飛船,將于9月7日,把國際空間站打印的骨組織和蛋白晶體樣本帶回地球。
2019-09-05 15:14:132795 俄羅斯“3D生物打印解決方案”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尤謝福赫蘇阿尼表示,運載機器人宇航員“費多爾”的“聯盟MS-14號”飛船,將于9月7日,把國際空間站打印的骨組織和蛋白晶體樣本帶回地球。
2019-09-06 09:41:06674 在距離地球 400 公里,且零重力的國際空間站中,有 6 位宇航員非常專注地進行研究和實驗,工作安排得很緊湊,實驗也非常復雜,有些要經過上百個步驟。
2019-09-07 07:08:003639 北京時間11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期國際空間站十年以來首次6個月僅有3名入駐宇航員,2020年空間站將減少太空試驗,宇航員必須面對太空孤獨感。
2019-11-22 10:51:172222 據外媒報道,NASA已經在國際空間站(ISS)上部署了第二個名為“Honey”的Astrobee自由飛行機器人。跟第一個Astrobee一樣,新加入的機器人也是為了幫助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完成他們的日常工作,讓人類可以把時間花在更緊迫的任務上。
2019-11-27 14:16:17339 據外媒BGR報道,由于惡劣的天氣條件,SpaceX上周曾被迫取消其“龍”貨運飛船空間站補給任務的首次發射。不過最終SpaceX終于成功將其飛船發射到太空。該航天器正在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一大堆物資和實驗裝置,包括由AI驅動的浮動機器人的升級版,該機器人在與宇航員互動時“失控”。
2019-12-09 08:53:482637 SpaceChain(太空鏈)宣布,作為CRS-19商業補給服務發射任務的一部分,該公司的區塊鏈硬件錢包技術已經通過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于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的“獵鷹9號”火箭登上ISS(國際空間站)。
2019-12-11 17:48:081021 近日,國際空間站(ISS)的宇航員們喜提一個名叫Simon的好幫手。
2019-12-18 14:19:49648 據外媒報道,本周五,美國宇航局將在佛羅里達州納維拉爾角將航空巨頭公司波音的“星際客機(Starliner passenger spacecraft )”發射升空,目的地國際空間站。
2019-12-20 15:48:392064 本周五,波音CST-100 Starliner(星際線)宇宙飛船發射升空,此次無人軌道飛行實驗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對接國際空間站并輸送物資,但遺憾的是,飛控出現異常,飛船無奈停留在低軌道,沒有足夠燃料抵達國際空間站。
2019-12-22 09:25:162501 由于惡劣的天氣條件,首次發射被取消后,SpaceX終于能夠在本周將其Dragon貨船發射到國際空間站。該航天器正在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一大堆整潔的東西,包括由AI驅動的浮動機器人的升級版,該機器人在與宇航員處理機互動時失去了冷靜。
2019-12-22 10:54:34710 機器人Cimon是一個專門在國際空間站上協助宇航員的生活和工作的AI機器人。日前,在完成了一次升級之后,Cimon-2在本月早些時候搭乘SpaceX的火箭發射到國際空間站,并再一次投入到了工作中。這一次,這個球型機器人將在空間站待上3年的時間。
2019-12-26 14:49:192338 本月,俄羅斯和歐洲的工程師在國際空間站(ISS)的計算機生命線上證實了“心臟直視手術”的成功。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和歐洲航天局(ESA)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航天員可以升級使 ISS 定位于軌道正確位置的被稱為數據管理系統的計算機。
2020-01-03 15:25:051820 NASA 表示,SpaceX公司將成為第一家向國際空間站運載宇航員的私人公司。這趟航行的唯一載具,是已經為 NASA 執行過多次任務的龍飛船(Crew Dragon)。
2020-02-25 09:17:081838 近日,美國阿克肖姆航天公司發布公報稱,該公司已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達成協議,準備借助后者的載人“龍”飛船,于2021年將3名私人游客和1名該公司培訓的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并讓他們在那里生活至少8天。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目前已有一人預定了座位,票價可能為5500萬美元左右。
2020-03-17 15:54:191420 雖然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不斷惡化,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仍在推進包括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等重大任務。迄今為止,NASA還沒有調整任務的跡象,其表示相關程序能夠保證宇航員不會將任何疾病帶入太空。
2020-03-19 14:55:051963 3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受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影響,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計劃減少可進入其德國主控中心的人數,旗下四項太空探測任務也均進行了“安全配置”。據歐洲航天局稱,這些航天器上的儀器將被關閉,未來一段時間在太空中將“基本上處于無人值守”狀態。
2020-03-25 14:54:18485 根據此前計劃,SpaceX將用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運送兩名宇航員,即Michael Hopkins和Victor Glover Jr.前往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縮寫ISS)。
2020-04-01 14:25:311509 周末返回地球后,私營航天發射企業 SpaceX 宣布初代龍式貨運飛船已正式退役。此前,該版本的航天器已多次往返國際空間站,為宇航員們運送了許多重要的物資和實驗器材。如果一切順利,新一代龍式貨艙(Dragon 2)將于 2020 年 10 月首次攜帶貨物飛向太空。
2020-04-09 11:10:37767 CIMON是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助手,可幫助宇航員并提高國際空間站(ISS)的工作和維修效率。它的最新版本為CIMON-2,現已成功在國際空間站上網完成其初始測。
2020-04-16 15:34:541796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版“龍”飛船搭載可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成功發射,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兩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這是自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以來,首次在美國本土開展的載人航天任務。
2020-06-01 15:53:202774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計劃在24日從國際空間站放飛為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量身定做的Red-Eye-3小型衛星。
2020-06-24 08:58:221584 10月15日,據外媒報道,俄羅斯“聯盟MS”飛船14日成功將3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并且此次創造了“聯盟MS”飛船與空間站的最短交會對接時間紀錄。
2020-10-16 09:51:002438 國際空間站2019年9月曾查出有空氣少量泄漏。2020年8至9月,在泄漏速度加大到5倍之后,宇航員們兩次關閉各艙段的艙門,以檢查其密封性,并在俄羅斯艙段中規避數日。后來發現泄漏地點位于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
2020-10-22 14:40:491820 ),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 2000 年 11 月 2 日,載有美俄三名宇航員的 “聯盟 TM-31” 號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對接。從此,國際空間站正式開啟至今長達 20 年的載人飛行史。
2020-11-09 11:44:501922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11月2日是第一批宇航員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2020-11-11 12:15:301969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Crew-1)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宇航員飛赴國際空間站。 本次太空任務預計持續180天,這意味著飛船將在2021
2020-11-16 10:15:59778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再次將載人龍飛船送入軌道,將四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標志著 NASA 載人航天新紀元的開始。在 SpaceX 和 NASA 進行首次商業載人發射之際,美國和英國媒體紛紛撰文,對此進行評論。
2020-11-16 15:26:221368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23時01分(北京時間17日12時01分),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當地時間15日晚19時27分(北京時間16日晨8點27分),搭載四名宇航員的美國太空
2020-11-17 14:10:341897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23時01分(北京時間17日12時01分),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2020-11-17 12:58:252217 2020年11月17日消息,搭載四名宇航員的載人龍飛船已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
2020-11-18 12:06:585692 國際空間站是地球以外人類長期、持續存在的一個地方。自宇航員首次將其作為臨時家園以來,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空間站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了新的模塊,為科學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為各種生物提供了舒適的環境。今天,一對俄羅斯宇航員將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為增加一個全新的模塊做準備。
2020-11-19 11:22:441391 當SpaceX公司的CRS-21任務本周末發射到國際空間站時,它將裝載各種物資和研究,包括第一個設置在太空中進行的COVID-19藥物實驗。發射時間定于太平洋時間12月5日(周六)進行。該實驗不會讓宇航員接受任何治療。這一切都是為了提高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效率,這種藥物是靜脈注射的。
2020-12-05 11:02:551647 目前,美國宇航局北京時間 12 月 7 日凌晨 0 點 17 分 (美國東部時間 12 月 6 日 11 點 17 分)執行 CRS-21 發射任務,由 SpaceX 公司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一些科研
2020-12-07 14:03:501401 目前,美國宇航局計劃北京時間12月7日凌晨0點17分(美國東部時間12月6日11點17分)執行CRS-21發射任務,由SpaceX公司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一些科研物資。此次名為CRS-21的太空
2020-12-07 14:30:451225 了兩艘“龍”飛船同時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11月16日,SpaceX執行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Crew-1,將四名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和載人版“龍”飛船不同的是,SpaceX在當地時間周日發射的“龍”飛船是貨運飛船,旨在向空間站運送物資,它攜帶了逾6400磅(約合2.9噸)的圣
2020-12-08 11:23:101240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最新發射的升級版“龍”貨運飛船在周一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再加上SpaceX在幾周前發射的載人版“龍”飛船,SpaceX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兩艘“龍”飛船同時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2020-12-08 10:54:09384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工程師成功收獲了國際空間站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 20 根蘿卜,并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 IT之家獲悉,NASA
2020-12-09 13:56:441337 當然,將要求該候選人完成專門的培訓和模擬,以為目前計劃在2023年進行的這次旅行做準備。幸運的探險家將在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中升空,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航段上停留14天
2020-12-18 17:27:251713 據俄羅斯衛星網29日報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里·羅戈津稱,國際空間站美國艙艙內設備,可能是造成國際空間站失密減壓的“元兇”。據報道,羅戈津說:“很有可能是工作狀態下的美國艙內設備‘漏氣’。”他還說,“漏氣”的危險性不是很大,沒必要因此采取某些緊急措施。
2020-12-30 15:54:551431 今天五月份,SpaceX設計制造的載人龍飛船搭載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帶著兩名宇航員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奔向國際空間站。一時間,全球媒體爭相報道。但是,一些精明的看客可能已經在飛船發射時注意到,載人龍飛船的頭錐頂部沒有傳統的發射逃逸塔(LES)。
2021-01-06 12:13:172254 據外媒CNET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宇航員Kate Rubins加入了太空“園丁”的行列。她于近日收獲了國際空間站有史以來第一次種植的蘿卜作物。NASA稱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收獲”。
2021-01-07 10:23:231784 船執行空間站自動分離操作,NASA宇航員Victor Glover在空間站上監測分離。 飛船返回地球大約需要36小時,預計于13日晚間進行降落傘輔助濺落,這將是貨物再補給飛船首次返回大西洋。和載人龍飛船一樣,新版貨運龍飛船將在佛羅里達海岸濺落,而不會像第一代貨運
2021-01-13 17:35:212332 國際空間站(ISS)自1998年正式建站,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務轉入全面使用階段,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也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
2021-01-15 10:01:242265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段負責人 Vladimir Solovyov 近日向電視臺 Rossiya-24 透露,懷疑國際空間站上還存在一個裂縫。Solovyov 表示:“目前我們已經鎖定了一個裂縫,并懷疑
2021-01-24 11:22:401229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入國際空間站,湯姆·克魯斯,spacex,國際空間站,nasa,航天器,太空之旅
2021-02-20 11:16:352212 生活在太空中是危險的,要求任何事物必須精確計算,精確完成。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生活時執行的部分任務是保持大部分區域表面的清潔,例如每周六都要打掃衛生,擦拭表面、吸塵和收集垃圾。但有一個區域非常骯臟,以科學的名義。
2021-01-25 11:54:181321 幾年來,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一直在努力升級空間站外的電池。這項任務比聽起來要復雜得多,因為宇航員需要穿上宇航服并在空間站外工作。整個計劃花了8年的研發時間和14次太空行走來更換老化的電池,這些電池可以儲存來自國際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所產生的電力。
2021-02-03 15:04:251525 本周早些時候我們提到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了一個再補給航天器,里面裝滿了空間站工作人員的用品。這次任務是 “進步77號”,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今天凌晨1:27,它已經抵達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段的皮爾斯
2021-02-18 15:57:131768 當 美國宇航局的宇航員Mike Hopkins和Victor Glover在2月1日進行太空行走時,他們完成了一項多年以來的工作,用新的鋰離子電池模型替換國際空間站上老化的鎳氫電池。國際空間站項目
2021-02-19 14:55:481236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NASA載人航天主管Kathy Lueders在接受其采訪時表示,截止到目前,SpaceX的Crew Dragon(載人龍飛船)宇航員出租車在國際空間站(ISS)的首次
2021-02-23 16:01:221458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將對國際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升級,而為了應對此次升級,空間站內的宇航員開始了新的太空行走任務。
2021-03-01 14:26:212267 人形太空機器人。 例如,2011年,美國宇航局將人形機器人Robonaut 2送上國際空間站,執行打掃濾器、清除塵土等簡單工作。2019年,俄羅斯Skybot F-850機器人“費多爾”進入空間站,旨在代替人類在太空中完成一些較為危險的任務。 3月27日
2021-04-08 16:33:421939 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24 日 7 時 05 分,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4 名宇航員與空間站的其余宇航員匯合。 出行 Crew-2 任務
2021-04-26 09:42:402599 2010 年才最終建造完成并轉入全面使用階段。該空間站是迄今世界上耗時最長、涉及國家最多、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航天工程。其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 國際空間站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2021-04-26 09:52:011712 十年前,美國出臺“沃爾夫條款”,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之外。 面對美國的“太空封殺令”,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在空間站領域“殺出一條血路”。6月17日,中國3名航天員進入天和空間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
2021-06-27 10:54:081878 在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上的法國八分鐘里,相信不少觀眾都注意到了國際空間站的出現,法國宇航員Thomas Pesquet在穹頂艙里用薩克斯奏響了《馬賽曲》的最后幾個音符。
2021-08-16 10:48:143288 根據外媒的消息報道,日前SpaceX第四次國際空間站載人任務已經成功發射,第三次正式載人飛行任務Crew-3將四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4名宇航員將在空間站進行6個月的駐留。
2021-11-11 10:42:324234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由于俄羅斯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產生數千塊太空碎片導致衛星摧毀,國際空間站的7名宇航員不得不躲進飛船避難,這些太空碎片已經嚴重威脅到航天員的安全。
2021-11-16 15:10:047303 近日,由于俄羅斯成功完成了一項反衛星試驗導致NASA宣布推遲了國際空間站中宇航員的一項太空行走任務,上面的宇航員采取了緊急避難措施,其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太空碎片的威脅。
2021-12-01 15:49:422941 在虛擬現實中探索國際空間站可能是你最接近太空的地方啦。幸運的是,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這種虛擬現實即將實現,而且是絕對免費的。
2022-08-08 09:35:37505 如何使用 Raspberry Pi、ePaper Display、ProtoStax Enclosure 和一些 Python 跟蹤和顯示國際空間站 (ISS) 的當前位置及其隨時間變化的軌跡。第 1 步 - 設置樹莓派Waveshare 電子紙顯示器使用 SPI 進行通信。因此,我們需要在 Raspberry P
2022-12-21 12:35:570 太空環境對硬件和軟件系統構成各種風險,包括輻射、微重力和極端溫度。這些因素增加了系統故障的可能性,并可能使國際空間站容易受到網絡攻擊。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就是通過冗余系統和備份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
2023-06-11 10:37:36553 入軌,那么組合式空間站則需要由航天運載器分批將組件送入軌道,然后在太空組裝而成。今天和小欣一起去探索航天宇宙的奧秘吧,一定會收貨滿滿哦!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飛行中國際空
2022-04-25 14:33:59489 該劑量計(dosimeter)將由幾公里長的兩個光纖線圈組成(two fiber-optic coils several kilometers long),將由法國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奎特(Thomas Pesquet)在國際空間站上投入運行。
2023-06-29 09:15:03380 的載人Crew Dragon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此次任務搭載了來自四個國家的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Jasmin Moghbeli、歐洲航天局的Andreas Mogensen
2023-09-04 16:39:02778 的API。 本文將通過這個接口,獲取得到國際空間站的位置,并實時地繪制到地圖上。 為了實現本文的目標,你得先安裝ISS_Info: pip install ISS-Info 下面分步驟講解整套繪制流程
2023-10-31 10:50:11282 自2017年起就在國際空間站上服役的尼康D5相機將由Z 9接任,這意味著自阿波羅15號任務以來,已有超過50年的時間里尼康相機和鏡頭一直為NASA的太空探索活動提供支持。
2024-03-01 14:24:23214 3月4日,SpaceX公司利用載人龍飛船“奮進號”成功完成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八次載人航天任務(Crew-8),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三名美國宇航員和一名俄羅斯宇航員
2024-03-04 14:37:40241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