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網上車市)
近兩年,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歐拉品牌的推出也讓長城汽車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擁有了話語權。而電池系統作為純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也成為長城汽車重點布局的領域。網上車市從長城汽車官方了解到,其目前正在開發全新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將翻倍。未來應用在車型上,將使整車的續航里程實現大幅增長。
不管是主機廠,還是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都有著高續航的需求,對此動力電池的高鎳化成為行業共識。不過如何平衡能量密度提升之后的安全性能,是當下產業鏈所面臨的問題。畢竟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容易,但安全永遠是電動汽車發展的“底線”。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明確指出,目前最為緊迫的一項任務就是如何把安全的平衡點提升到300Wh/kg的能量密度。
現階段,大部分車企所使用的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在130-150Wh/kg之間,最高能達到160Wh/kg。國家所發布的《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文件中指出:到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要達到300wh/kg以上,力爭實現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瓦時以下的目標。
在此背景下,長城控股集團旗下的蜂巢能源率先開發出四元正極材料,并基于該材料發布了全球首款四元材料電芯,兼顧能量密度與安全。蜂巢能源開發的四元材料,在NCM體系(鎳鈷錳)的基礎上摻雜Mx,能實現更好的耐熱性、產氣少、高安全性的特點。使得動力電池容量更高、壽命更長、安全性更好。長城汽車旗下的歐拉品牌目前所使用的電池能量密度在160Wh/kg,正在開發的全新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將超越300Wh/kg。
除了安全性,動力電池的成本問題也是擺在各大車企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畢竟這直接影響到電動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競爭格局。在現有三元體系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中,正極材料的成本占比達到30%-45%。以523體系為例,鈷在其中的占比高達20%,但鈷資源日益匱乏,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最終電芯的成本。
在高鎳體系為共識的前提下,包括松下、LG、寧德時代等國際主流動力電池企業都在將低鈷及無鈷化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研發方向。在這一板塊,長城汽車再次走在了前面,旗下蜂巢能源率先發布了全球首款無鈷電池,將于明年正式量產。
(責任編輯:fqj)
-
電池技術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07瀏覽量
49437 -
固態電池
+關注
關注
10文章
705瀏覽量
279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SiC解決方案:硅陽極能否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
![SiC解決方案:硅陽極能否<b class='flag-5'>增加</b>電動汽車的<b class='flag-5'>續航</b><b class='flag-5'>里程</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05/wKgZO2duHTmAWV-HAADLALPvujU07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