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以“開放合作、世界同‘芯’”為主題的 2020 年世界半導體大會在南京召開。
會上,清華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教授分享了如何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健康發展,強調解決集成電路研發資金長期穩定持續高強的投入,是中國集成電路發展得以成功的根本道路。
據 SIA 公布的數據, 2020 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同比增長 4.52%,銷售額達到 2085 億美元。 而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 年 1-6 月中國進口集成電路 2422.7 億塊,同比增長 25.5%;進口金額 154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2%。 魏少軍表示,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的增長 100%由中國市場貢獻,由于中國比較早的走出了疫情的影響,經濟恢復比較快,所以中國半導體需求量穩步上升帶動全球半導體的增長。
魏少軍強調,創新本身是有風險,我們的半導體產業走到今天這一步,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還不夠。之所以強調用先進創造要替代落后,就是讓企業不要停滯不前,而要不斷的前行,不斷的去嘗試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引領。 而對于目前很多資金追捧很多集成電路的項目這現狀,魏少軍強調,從一個產業的角度來看,目前在創業板上市,或者在其他的企業的一些上市的個別企業,絕大部分企業還是合理的。但是,部分投資主體,主要是一些基金目光比較短淺,追求短期利益。這種做法,長期來看,對集成電路產業而言是不利的。 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本來是個持續的、長期的、高強度的,不是追求短期利益,那些短期利益的投資人早晚會被市場拋棄。
此外,魏少軍還表示,集成電路全球產業鏈形成以后,企業不要嘗試什么都自己做,如果什么都嘗試自己做,就把自身封閉起來,當企業全封閉起來,就會處于落后的境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2019 年,中國進口芯片數量超過 3000 億,但是中國高端芯片產品對外依存度仍然很高。然而在中低端芯片市場,國內替代能力在持續提升,慢慢減少對國外的依賴程度。
新基建是信息產業的持續發展,無論是 5G 基站還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等都是信息產業的進一步延伸,半導體是支撐信息技術的新基建最根本的點。 在魏少軍教授看來,中國集成電路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國企業總體而言研發投入不足,即便現在有些企業研發投入已經達到 20%以上,但是體量太小,仍然無法實現完全正向的循環。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迫切需要國家戰略引導下的資本和技術雙輪驅動戰略, 目前來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我們仍按照這樣的發展模式,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一定與我們要的模式是相違背的。 因此,解決集成電路的研發資金長期穩定持續高強度的投入,是中國集成電路發展得以成功的根本道路。
責任編輯:p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17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4瀏覽量
363199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6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