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特朗普政府出臺政策,限制芯片出口,在美國的打壓之下,世界多國都集中力量研發國產芯片,減少對美國芯片的依賴。近日,上海政府提交報告稱,上海爭取在2021年對12nm芯片實現量產。
對于中國芯片的重大突破,全球芯片行業開始壓力倍增。1 月25日,總部位于美國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向多名美國高官寫信,請求拜登政府重新審視美國的出口管制,包括半導體設備在內的“多邊管制”,否則會讓美國芯片失去競爭力。
美媒稱,盡管該組織沒有點名,但是信中卻援引了美國為了打壓華為修改的《出口管制條例》。
2020年6月,美國商務部在“實體清單”中,將華為組織與建設5G標準主要應用的技術許可排除在外。在此規則下,全球170多個使用華為產品國家的30多億人口將受到影響,美國為了打壓華為,嚴重地傷害了全球消費者的權益。
對此,中國商務部明確反對美國這一舉動。中方指出,美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借口,對中國的特定企業進行打壓,不僅破壞了市場規則,也是對國際貿易規則的無視。不僅損害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的利益,還威脅了世界供應鏈的安全。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CEO阿吉特·馬諾查表示,美國應當大力推動產業創新,想要達到這一點,就要重新審視美國當前的出口政策。
馬諾查強調,出口管制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工具,但是需要配合其他政策,形成一個完整的國策。此外,還要加強與盟友的合作,如果只是作為單邊制裁來使用,不僅會削弱美國的影響力,還會讓美國的商品在全球市場競爭處于劣勢。
美媒指出,在特朗普頒布了嚴苛的出口禁令之后,無法買到美國限制商品的國家,只能選擇同類的替代品,長此以往,美國產品的技術優勢將蕩然無存。美國應當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減少對美國利益的損害。
為了不再被美國芯片“卡脖子”,中國大力發展國產芯片,華為海思、紫光、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都已經有了不小的突破。
2020年,12月4日,中芯國際宣布將小批量試產第二代FinFET N+1芯片,與之前的芯片相比,中國成功地把工藝提升到了12nm,總體性能提高超過10%。
在上海對12nm的芯片完成量產之后,這一影響將迅速擴散到中國的其他城市,國產芯片的研發進程有望進一步得到提升。美國原本想打壓華為,結果不僅傷害了本國科技企業,還推動了中國芯片的發展,這個結果顯然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25瀏覽量
43355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342瀏覽量
230026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909瀏覽量
2545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創飛芯90nm BCD工藝OTP IP模塊規模量產
臺積電4nm芯片量產
CES亮點:富瀚微發布AI眼鏡芯片MC6350
Rapidus計劃2027年量產2nm芯片
國內首款自主研發28nm顯示芯片量產
三星將為DeepX量產5nm AI芯片DX-M1
中國首條12英寸MEMS量產線今天投產!5年370億兩座晶圓廠12萬片每月!

三星3nm芯片良率低迷,量產前景不明
傳三星電子12nm級DRAM內存良率不足五成
AMD計劃采用三星3nm GAA制程量產下一代芯片
聯電攜手英特爾開發12nm制程平臺,預計2026年完成,2027年量產
清溢光電:已實現180nm節點掩膜版量產 佛山基地2025年末遷入設備
存內計算——助力實現28nm等效7nm功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