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華為自研的OLED屏幕驅動芯片已經完成試產,并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像供應商完成交付,此后有機會應用在華為旗下產品。
據悉,華為這款OLED驅動芯片采用40nm工藝制程,量產時間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時間,月產能達到200-300片晶圓,目前已經將樣品送往京東方、華為、榮耀進行測試。
其實早在去年底便已經有消息傳出,華為將進入OLED驅動芯片研發領域,并且已經完成了流片的操作。
并且有傳聞稱,三星、LG等公司斷供華為面板,就是因為驅動IC,而美國也是借口驅動IC中使用了ARM架構,因此限制華為進行采購。
從市場上來看,2020年,OLED驅動芯片主要由韓國公司所把持,市場份額前三大公司幾乎都是韓國企業,而三星一家就占據75%的份額,Magnachip占20%,國內廠商所占份額僅為1%。
而在手機OLED驅動芯片代工市場中,據Omdia數據顯示,韓國企業市場占有率同樣超過90%,三星就占據其中的50%,而臺積電將另外的10%份額納入囊中。
這種情況下,已經有多家國內的企業投入到驅動IC的自研當中,華為海思就是其中較為知名的一家。
對于海思而言,驅動IC產品并不難,目前主流驅動IC工藝在65nm、40nm左右,最先進的不過是28nm工藝,而這些工藝國內已經成熟量產,即便做到完全去美化也不是不可能。
據悉,華為這款OLED驅動芯片采用40nm工藝制程,量產時間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時間,月產能達到200-300片晶圓,目前已經將樣品送往京東方、華為、榮耀進行測試。
其實早在去年底便已經有消息傳出,華為將進入OLED驅動芯片研發領域,并且已經完成了流片的操作。
并且有傳聞稱,三星、LG等公司斷供華為面板,就是因為驅動IC,而美國也是借口驅動IC中使用了ARM架構,因此限制華為進行采購。
從市場上來看,2020年,OLED驅動芯片主要由韓國公司所把持,市場份額前三大公司幾乎都是韓國企業,而三星一家就占據75%的份額,Magnachip占20%,國內廠商所占份額僅為1%。
而在手機OLED驅動芯片代工市場中,據Omdia數據顯示,韓國企業市場占有率同樣超過90%,三星就占據其中的50%,而臺積電將另外的10%份額納入囊中。
這種情況下,已經有多家國內的企業投入到驅動IC的自研當中,華為海思就是其中較為知名的一家。
對于海思而言,驅動IC產品并不難,目前主流驅動IC工藝在65nm、40nm左右,最先進的不過是28nm工藝,而這些工藝國內已經成熟量產,即便做到完全去美化也不是不可能。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60瀏覽量
22690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978瀏覽量
254848 -
驅動芯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361瀏覽量
55910 -
海思
+關注
關注
43文章
487瀏覽量
1173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DeepMind創始人預計年內有AI設計藥物進入臨床試驗
近日,英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透露,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將有人工智能(AI)設計的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臺積電設立2nm試產線
最大產能,從而滿足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多家客戶的需求。 據悉,臺積電新竹寶山廠(Fab20)啟動了2納米制程的試產線的月產能規劃約為3000至3500片。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生產線的逐步優化,預計到2026年底,該廠的月產能將達
臺積電2納米制程啟動試產,預計2026年底月產能大增
近日,據臺灣媒體報道,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公司臺積電已經啟動了其2納米(N2)制程的試產工作。該制程的產能規劃強勁,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提升,以滿足包括蘋果在內的大客戶對高性能芯片的需求。 據悉
OLED筆電滲透率將逐年提升
的OLED筆電滲透率預計將上升至3%。 盡管報告預計2025年的增速將相對有限,但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蘋果公司計劃在MacBook系列中引入OLED顯示技術。這一舉措無疑將為
今日看點丨龍芯中科:下一代桌面芯片3B6600預計明年上半年交付流片;消息稱英偉達 Thor 芯片量產大幅推遲
1. 龍芯中科:下一代桌面芯片3B6600 預計明年上半年交付流片 ? ? 近日,龍芯中科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下一代桌面芯片3B6600處于設計階段,
發表于 12-17 11:17
?1116次閱讀
北京君正預計年底推出21nm DRAM產品
和20nm的研發工作。預計21nm的DRAM產品將于今年年底推出,而20nm的產品則有望在明年中前后上市。此外,公司還表示將持續進行更新工藝的產品研發,以保持技術領先。
三星顯示加速8.6代IT OLED量產計劃,預計2025年底前實現
近日,三星顯示在第三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透露了其8.6代OLED產線的最新進展。公司表示,面向IT領域的8.6代OLED產線的主要設備已經完成,目前正按計劃進行,原計劃于2026年實現量產。然而,據最新媒體報道,三星顯示已決定將
TCL華星印刷OLED產品即將量產
TCL科技的子公司TCL華星在印刷OLED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據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中心長曹蔚然透露,公司正在積極為印刷OLED的量產做準備,首款產品——醫療設備用顯示屏已經在產線中試產
TCL華星首款印刷OLED產品進入試產階段,年底前有望正式量產
據財聯社報道,TCL科技旗下子公司TCL華星的印刷OLED中心負責人曹蔚然在接受訪問時透露,該公司正積極推進印刷OLED技術的量產準備工作。目前,一款專為醫療設備設計的顯示屏已在生產線上進行中試產,并有望在今年
傳理想汽車智能駕駛SoC芯片年底前完成流片
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理想汽車正加速推進其智能駕駛SoC芯片的研發進程,并計劃在2024年底前完成流片工作。此舉標志著理想汽車在自主開發自動駕駛芯片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有望趕上其兩大國內
華為海思躋身上半年乘用車座艙芯片交付量TOP10
在近日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4上半年中國市場乘用車座艙芯片交付量TOP10》榜單中,華為海思作為本土品牌的杰出代表,成功躋身前十,展現了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強勁實力。據榜單顯示,華為
2024年大尺寸OLED出貨量預計大幅增長
據Omdia最新發布的報告,2024年9英寸以上的大尺寸OLED出貨量將迎來顯著增長,預計同比增長率將達到124.6%。這一強勁的增長趨勢將覆蓋所有大尺寸OLED應用領域,顯示出市場對高質量顯示技術的持續需求。
華為廣州研發中心預計9月交付
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項目已步入收官階段,預計將于今年金秋九月迎來辦公區的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華為在智能汽車、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前沿領域的
昕感科技6英寸硅基半導體芯片項目預計年底全面通線
江蘇昕感科技在半導體芯片制造領域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6英寸硅基半導體芯片項目,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全面通線,年產能將達到100萬片6英寸硅基半導體
京東方加速OLED產能布局,B16工廠預計2026年量產
京東方(BOE)在OLED面板領域再邁重要步伐。據最新報道,京東方計劃新建的OLED面板工廠B16已選址四川成都,并于今年3月下旬正式破土動工。該工廠的建設進展迅速,預計將在2024年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