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產業正在進入到加速通道,在新能源車的加持下,芯片也成為未來產業發展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汽車的芯片很復雜,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需要各種各樣的芯片,才能夠讓汽車跑起來。簡單說,沒有芯片就沒辦法讓車有大腦和驅動力。芯片的分類也比較多,包括電源芯片、主芯片、驅動芯片、傳感器芯片、通訊芯片、存儲芯片、信號鏈芯片、射頻芯片、圖像處理芯片、集成芯片和其他類芯片等。
人民網發表文章稱,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等技術加速演進,芯片在汽車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近日,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電科聯合舉辦的中國汽車芯片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隨著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汽車芯片正在迎來新的機遇期。從行業面來看,目前汽車芯片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單車需求量逐漸攀升。
受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帶動,全球汽車芯片市場正以每年 10% 的速度快速增長。這里面,自然少不了中國力量的參與。國內目前大概有 110 家到 130 家企業開發和生產汽車芯片,公開宣傳顯示, 50% 企業實現了量產應用,超過 70% 的企業供應種類不多于 10 種。另外,有 50 多家芯片上市公司宣稱有車規級產品或者量產應用。從前期來看,處于百花齊放的發展前期階段。
從中國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可以看到,目前參與到汽車芯片的中國公司有:主控芯片,包括了晶晨股份、瑞芯微、富瀚微、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全志科技、復旦微電、紫光國微、安路科技等;功率半導體的公司則有:聞泰科技、東微半導、斯達半導、士蘭微、時代電氣、華潤微、宏微科技、新潔能、揚杰科技、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模擬芯片的公司有:圣邦股份、思瑞浦、納芯微、艾為電子、上海貝嶺、力芯微等,傳感器的公司有韋爾股份、格科微等,而做存儲芯片的有北京君正、兆易創新、復旦微電、普冉股份、聚辰股份等。
其中,最主動加入芯片戰局的車企是吉利。去年 11 月,吉利發布了它和芯擎科技合作研制的 7 納米智能座艙芯片 “SE1000”,SE1000 將在 2022 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此外,吉利研發的 5nm 芯片計劃在 2024 到 2025 年推出。吉利在迅速推動國產品牌芯片的導入,以及自主研發設計芯片,其自主研發的中控芯片將會在 2023 年實現裝配上車。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整個車規芯片的設計難度、周期都超出了消費級的芯片,所以需要足夠的耐心才能做出真正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產品。車規級半導體對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安全性、穩定性和長效性等要求都有更嚴格的標準。車規級的芯片產品需要在變化多端的顛簸環境,冷熱環境底下正常工作十五年以上。
英特爾、三星、高通、英偉達等傳統電腦、手機芯片企業紛紛開始了汽車芯片的研發生產,可見這個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根據海思在 2021 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大會發布的數據,預計 2030 年汽車電子在汽車總成本中的占比會達到 50%。因此中國汽車芯片市場也存在著極大的機遇,當然也需要更多的呵護才能前行,這其中包括在政策上的引導和支持。中國汽車電動化走在全球最前列,本土市場拉動成為國產半導體企業崛起的有利因素。
2021 年 6 月,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標準工作組發布了《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2022 年 7 月份完成了《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研究成果》。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工作組研究制定了《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草案)》,目前已經提交給工信部,預計該指南的征求意見稿將擇機向行業公開來征求意見,汽車芯片國行標準有望在十四五期間會陸續得到落地、研制和應用。
當然,政策只是一個輔助,最終的道路要靠中國汽車芯片的創業團隊們自己去開拓。汽車芯片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充滿荊棘和艱辛。其中,人才的積累需要長時間的沉積,而高端技術還受到歐美等領先的壓制。當然,中國一定會成為未來汽車芯片發展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也將打造汽車芯片和車載操作系統共生的產業生態。
從巴菲特新近重倉的財報來看,汽車成為半導體的下一個驅動行業亦得到了印證。據臺積電 Q2 財報,其汽車業務雖占比不大,但實現了 26% 的高增長。芯片的征程才剛剛開啟,上述的中國公司已經交出了計算類 SoC、高端 DSP/MCU、高性能 FPGA、電子駐車制動 ASIC、高耐壓 SiC 器件等芯片,未來一定還會做出更多更好的汽車芯片。底盤、車身、動力、整車控制、智能駕駛、座艙網聯六大汽車電子系統都有汽車芯片的用武之地。我們拭目以待。
-
中國芯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80瀏覽量
329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軟件定義汽車將如何變革汽車行業
芯粒技術對汽車行業的重要性
四維圖新亮相2025亞馬遜云科技中國汽車行業峰會
IBM助力中國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
BlackBerry展望2025年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Gartner發布2025年汽車行業重要趨勢

中汽中心華東分中心如何推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汽車行業AI視覺檢測(下):創新驅動品質提升

汽車行業究竟要卷到什么時候
再次問鼎“中國芯”大獎!“港華芯”榮獲優秀市場表現產品獎

IAR支持旗芯微車規級MCU,助力汽車行業智能化發展
Commvault分析新能源汽車行業數據安全現狀
汽車行業迎來新的飛躍:芯粒成為創新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