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分布式云大會近日于深圳南山舉辦,會上華為云云原生產品總監做了題為“面向分布式云原生,構筑無處不在的云原生基礎設施”的主題演講。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到云原生階段,企業將關注點從以資源為中心轉移到以應用為中心。據Forrester、Gartner等權威調研機構的統計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把云原生基礎設施作為數字化轉型首選;預計到2025年,全球企業將有95%的數字化業務基于云原生基礎設施構建。
華為云長期引領分布式云原生創新,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左少夫介紹說,華為云的早在2014年便開始擁抱和發展云原生技術,是CNCF在亞洲的唯一創始會員,陸續孵化了云容器引擎CCE、K8s Serverless容器CCI、多云容器平臺MCP等。2016年,先后在國內首發IEF、IES以及瑤光操作系統。隨著華為云對云數據中心軟硬協同相關的架構與技術探索,擎天架構發展日益成熟和完善,并于2018年國內首發千萬級網絡包轉發實例C3ne。
2021年,三條技術脈絡演進匯聚同一個技術焦點——分布式云原生,之后華為云面向分布式云原生持續發力,先后推出了分布式云原生CCEturbo、UCS,云原生開源套件kurator、多云容器編排項目Karmada等。
華為云分布式云原生,讓算力無處不在
隨著科技發展邁入5G和AI時代,AR、VR、自動直播、智能駕駛等新興場景應運而生,對時延和網絡帶寬有著更為強烈的訴求。
面對傳統集中式云計算的固有局限性,華為云按照從用戶/終端到中心云的距離和時延等級,對業務進行劃分,根據不同范圍內不同時延范圍和帶寬使用成本,利用分布式云通過在靠近終端應用的附近建立站點,最大限度將集中式云計算的能力延伸到邊緣側,有效解決了時延和帶寬問題。
隨著云原生應用深入到企業各個業務場景,云原生正在走向分布式,跨云跨域統一協同治理,保證一致應用體驗,這些新的需求日益凸顯。華為云在分布式云原生領域持續創新,踐行技術普惠,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分布式云原生發展產業,從19年至今持續引領云原生應用市場,在云原生領域綜合實力無可爭議地排名第一。
華為云UCS:為企業分布式業務提供無處不在的云原生服務
分布式云原生的大腦UCS,通過統一的管控運維中心,對分布在核心區域、熱點區域、客戶機房以及客戶的業務現場的云原生業務進行統一治理。華為UCS的核心優勢大致可以概括成五個統一:
統一資源接入:UCS支持連接并管理任何地域、任何基礎設施上的Kubernetes集群,中心云、本地云、邊緣云、客戶IDC等場景。
統一算力調度:UCS基于Karmada,實現基于資源、成本、性能的Regionless智能調度,實現百萬節點協同,秒級響應
統一流量治理:UCS基于服務網格,并結合GSLB,實現東西、南北向流量統一治理,可實現基于權重、內容進行流量切分、灰度、故障倒換、熔斷限流等功能。
統一智能運維:UCS容器智能分析平臺提供全域集群智能巡檢、智能診斷、7*24健康管理、AIOps等能力,并且兼容開源Prometheus和OpenTelemetry生態。
統一應用生態:UCS云原生服務中心支持150+云原生應用開箱即用,實現應用生態統一,業務全球跨云、跨地域高效部署。
UCS主要適用于IDC上云以及三方云遷移到華為云等應用遷移和服務分發場景;針對跨云、跨基礎設施的彈性伸縮和智能調度場景;針對跨境電商直播等就近訪問和流量分擔場景;針對業務多云、多地分散部署,但是需要一個統一管控的云。
CCE Turbo:打造高效、安全的云原生基礎底座
華為云容器引擎CCE Turbo在CCE基礎上再升級,是基于云原生2.0的新一代容器集群產品,計算、網絡、調度全方位增強,依托華為云擎天架構,具有軟硬協同、網絡無損、安全可靠的特點,讓容器真正成為企業應用創新的強勁引擎。
歐拉操作系統:openEuler云服務版,打造最佳云服務競爭力
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域持續投入,歷經十余年沉淀打造云上專屬操作系統,在2019年實現歐拉系統的開源,創建了openEuler社區,并捐獻給原子基金會,面向海內外開發者,共建社區。今年上半年發布Huawei Cloud EulerOS,其作為openEuler的云服務版,相比常規的操作系統,很大的一個特點是結合云上的應用和場景,做了深度優化。
全新一代性能旗艦實例C7e
新一代性能旗艦實例C7e,在性能、安全、穩定性方面有很大的提升。性能方面,網絡收發包,提升至5000W,業界領先;安全可信方面,全流程可信,支持安全啟動、可信啟動,可適用于數據敏感的業務場景;穩定性方面,支持硬件故障預測,保障業務虛擬機穩定運行。
CDN:全球加速打造低時延極致訪問體驗
華為云CDN在全球部署2800+邊緣節點資源,遍布130+國家和地區,全網帶寬能力超150Tbps,高可靠性能保障,端到端全鏈路加密傳輸,在NetTurbo協議優化、智能緩存、全站加速、智能路由等方面有著獨到優勢,為超過十億華為終端用戶提供全球快速、穩定、安全的加速服務。
智能邊緣小站IES將云原生基礎設施延伸至企業腹地
智能邊緣小站IES是華為云將云原生基礎設施的軟硬件能力做高度集成后,整機柜的部署到客戶機房的解決方案。IES是運行在客戶本地的華為云服務,通過云邊網關與華為中心Region實現在同一個VPC里進行資源和云服務共享,從而讓IES除了已支持的可本地部署的云服務外,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中心云里豐富的云服務;通過本地網關跟客戶本地機房里的IT設施進行數據交互,時延低于5ms。
智能邊緣平臺IEF云邊協同,高效構建云邊端一體解決方案
華為云還支持業務現場的異構設備接入云上管理面統一管理,端側設備通過連接協議接入邊緣節點,邊緣上部署好IEF EdgeCore,就能主動接入云上的智能邊緣平臺IEF,形成云邊端一體化方案。IEF可以把云上云原生能力延伸到邊緣節點,并為邊緣提供容器應用管理、節點管理、服務治理、運維等。通過“大腦”UCS的算力供給新模式,可支持海量邊緣設備接入,邊緣應用可跨集群按組調度應用。
分布式云原生開源套件Kurator打造統一的分布式云原生基礎設施
華為云不僅重視對自身的修煉,而且重視對社區的反饋。今年6月份華為云對外開源了Kurator,它是業界首個分布式云原生開源套件,整合Karmada、Istio、KubeEdge、Volcano、Prometheus等業界主流開源技術棧。Kurator提供跨云跨域多集群統一編排,統一調度,統一流量治理,邊云協同,統一監控運維等核心能力。作為開箱即用、開源開放的分布式云原生平臺,Kurator能夠助力企業業務跨云跨邊、分布式化升級。
T3出行借助華為云分布式云原生方案輕松應對業務高峰
演講中,左少夫還提到知名出行應用T3與華為云強強聯合,T3借助華為云分布式云原生方案輕松應對了業務高峰。
華為云分布式云原生使能千行百業,強強聯合,持續突破
演講最后,左少夫說:“華為云深耕分布式云原生領域,數年如一日,受限于時間,今天只能給大家展示浮光掠影。如今,越來越多的泛互聯網、大型企業、政務、金融客戶紛紛選擇在分布式云原生領域和華為合作,強強聯手,持續突破。華為云用行動踐行了云原生的價值觀,用分布式云原生的理念和實踐賦能千行百業,伴隨著云原生版圖不斷擴大,華為云希望和生態伙伴一起,助力分布式云原生的發展。”
審核編輯黃昊宇
-
華為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86瀏覽量
175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