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傳輸線效應,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個經驗法則,那就是:
“當互連線的長度大于1/6倍的信號上升時間的空間延伸時,互連線就體現出傳輸線效應。”
上升時間越小越容易體現傳輸線效應。
由此可見,同一根互連線,它是否體現傳輸線效應,要看它要傳輸什么樣的信號。下圖所示,一根延時為15ps的互連線,當它傳輸上升時間為60ps的信號時就會體現傳輸線效應;當它傳輸上升時間為180ps的信號時就不體現傳輸線效應。
前面講過帶寬的概念應該知道,信號的上升時間對應的就是信號的帶寬,上升時間越小信號帶寬越高,就越容易體現出傳輸線效應,在互連線的設計中就更應該小心。
由這個經驗公式,我們還能得出一個更重要的信息。是否體現傳輸線效應,不僅取決于互連線本身,還取決于互連線要傳輸的信號!
當信號速率足夠高(帶寬很高)時,極其細小的互連結構,都有可能產生傳輸線效應,對信號的傳輸產生影響!比如說下面這些結構,當信號帶寬在1GHz以內時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但當信號帶寬在幾十GHz時就不能不考慮了。
- 布線瓶頸:BGA內部的線寬和外部線寬不一致;
- BGA焊球:表現出容性,降低阻抗;
- 過孔:表現出容性,降低阻抗;
- 接插件管腳:導致阻抗不連續;
- 布線的拐角:帶有微小的容性效應;
其實這個經驗法則只是一個簡單的判斷。也并不是說信號上升時間長了超過了互連線延時的6倍了,互連線就完全不體現傳輸線效應了,只是體現的少了。這個經驗法則只是讓我們對互連線的狀態有一個簡單的判斷。
拿常見的互連線來說,隨著傳輸信號的頻率的變化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我在這里做了一個大概的總結,如下所示:
-
信號完整性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427瀏覽量
96218 -
BGA封裝
+關注
關注
4文章
120瀏覽量
18326 -
傳輸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8瀏覽量
244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連載筆記】信號完整性-傳輸線物理基礎及其分類
信號完整性基礎--傳輸線(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