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AI時代,如何讓影像診斷更快速、手術操作更精準?面對多元化場景與高壁壘挑戰,哪些技術路徑能成為破局關鍵?近期,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資深業務總監肖健萍女士接受了數智銳角記者劉敏專訪,分享了研華在智能醫療的規劃,看研華如何領跑智慧醫療長賽道。
醫療,是人類認知生命的工程,醫療智能設備的發展,是賦予醫護人員不斷超越現有認知工具的“超級感官”和“智能外延”。今天,AIoT技術賦予醫療設備實時感知、智能分析、自主決策能力,將圖像、視頻、生物參數等非結構化數據作為新型診療素材,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科學的診斷與治療。
"算法定義設備"已從構想走進臨床。據麥肯錫預測,2025年全球醫療設備數字化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5%。面對這一騰飛的藍海市場,設備商要如何接住機會?從設備的功能導向到數據視角,融合跨越價值幾何?在近期舉辦的CMEF第9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深耕醫療設備領域20多年的研華科技攜醫療級工業板卡、邊緣智能服務器等嵌入式方案給出答案。借此機會,數智銳角采訪了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資深業務總監肖健萍女士,本文就一起看看研華是如何攜手伙伴泛舟智慧醫療藍海的。
01如何為醫療設備匹配“更優方案”
場景中找答案、技術中求新解
過去,CT、MRI、重癥呼吸機等大型設備率先實現了數字化,如今AIoT成本普惠,讓醫療影像+AI開啟了廣泛落地,越來越多的常見醫療設備加裝“邊緣大腦”,內窺鏡、超聲影像等應用掀起熱潮。從高端醫療設備到常規檢測設備,研華從診療場景規劃產品方案,依據需求差異,匹配技術方案。
設備需求逐級遞進,研華產品分層迭代
因設備用途的不同、設備廠商專長的差異,促使研華邊緣產品線必須足夠豐富,才能適配越來越多元的設備智能化需求。研華一方面從客戶端深入了解設備+醫院+患者三位一體的業務需求,設計出適配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不斷與AIoT前沿伙伴進行技術鏈接,緊跟新興技術發展。研華產品線涵蓋X86和ARM兩大主流平臺,借助X86平臺高性能易擴展和成熟的軟硬生態優勢,同時發力ARM架構易于開發的互補優勢,雙重驅動,為不同類型的醫療設備制造商提供更合適的解決方案。
肖健萍表示,不同用途的設備技術著力點不同,它可能是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尺寸、更強的兼容擴展、更優的架構選擇、也可能是更低的成本。因此研華的策略是需求分層,分級響應:
在一些大型、復雜的醫療場景,如手術機器人、數字化手術室、醫學影像+AI輔助診、基因測序等,對病患數據的全面采集、高清成像、實時穩定傳輸、算力解析等都有嚴苛的要求。
研華面向此類應用,提供AIR系列嵌入式AI系統、高性能邊緣服務器、豐富規格尺寸的工業級嵌入式板卡,以及AI加速模塊等方案。可實現實時醫療影像AI推理、AI輔助診斷與標記、實時3D建模以及手術導航等功能。
醫療設備的另一個趨勢是小型化、輕量化,例如增長較快的超聲檢測設備、內窺鏡、血液檢測儀等,它們的功能相對簡單,無需復雜的功能擴展。以超聲設備為例,如今正從推車、平板等傳統形態越來越小型化便攜化,演化為手持、甚至穿戴式形態,這就要求主機模塊也必須足夠緊湊靈活。
面對此類細分場景,研華提供一系列保證運算能力且設計緊湊的產品,如OSM、SMARC系列的ARM Base和X86 ATOM平臺的小尺寸、低功耗且高性價的模塊化解決方案,此外,還提供成熟配套的技術開發服務,幫助客戶快速實現產品系列化,加速產品上市,降低開發成本。肖健萍補充道,堅持長期主義、長線規劃、長期投入,是研華與AIoT醫療伙伴的共同發展策略。
對于成熟的醫療場景,研華為其匹配更合適的方案;對于未成熟的,研華與技術伙伴、行業伙伴形成生態加速其成熟。
發揮技術長板,推動醫療生態合作
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是醫療行業較其它應用更為看重的關鍵,這意味著,最終能落地于醫療應用中的技術方案必然是經過充分的驗證和嚴苛的篩選的。在技術層面,研華與英偉達、英特爾、AMD、高通、NXP等全球前沿的芯片廠商深度合作,將前沿技術進行產品化,導入醫療設備應用。從產業角度,與周邊關鍵零部件廠商開展產品適配、整合工作,并就產品形態、技術發展路線進行交流互動。通過這種方式,研華有效鏈接了芯片廠商、設備廠商等生態伙伴,將生態資源整合作為設備智能化的前瞻創新力。
研華不僅是技術的提供者,更是醫療生態的推動者。從技術的早期研發到最終的臨床應用,研華與技術伙伴和行業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進AIoT技術在醫療領域的落地。
02長周期產品護航,穩定供貨筑基
服務全域覆蓋
醫療大腦需要裝載于一個堅固的“身體”里,研華作為AIoT嵌入式核心平臺提供商,如何保障其嵌入設備在臨床使用的穩定性能、贏得市場?研華的做法是,打鐵先要自身硬,產品要穩;進一步鏈接到設備層面,賦能開發。
研華是業內較早引入PLM系統和NPI管理理念的企業。從產品規格定義、物料選擇、產品設計(如電源、EMI、ESD、信號干擾及散熱設計等)到驗證導入環節都遵循醫療行業的高標準,使得研華的產品能夠在長達1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中穩定運行。
“臨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醫療設備在臨床的穩定表現也來自于出廠前的測試、驗證導入等嚴苛流程。“產品的驗證導入包括EVT/DVT/PTV等復雜的驗證,有的企業為了追求快交付而壓縮或者簡略,而這些恰恰是研華的一項核心競爭力”肖健萍表示,研華高質量交付的底氣來源于足夠嚴苛的醫療級測試和認證。
在產品開發流程中,研華與設備商之間的“有效交互”也是十分寶貴的Know-how資產,例如技術方案調整、訴求變更等,它在研華的PCR管理系統中完整留存,這為設備商的方案優化提供清晰梳理、也為投入臨床使用、持續迭代起到詳實的參考。
除了產品本身的護航求“穩”,研華還意識到,當前新技術與新需求涌現迅速,設備商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功能迭代還必須求“快”。對此,研華還提供設計協助服務,產品選型、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驗證、故障調試、協助量測等一系列設備商開發過程中提供快速解決問題的“貼身”服務,縮短客戶設備從開發到上市的周期,搶占市場先機。
此外,研華還提供高度客制化的設計與生產服務,也可借助全球化布局實現各中心聯動、本地化的全球性服務。
03堅守初心,深耕技術產品雙輪驅動
強化醫療行業服務紐帶
助力上下游伙伴發展
AIoT 時代,醫療設備的功能與價值都在重構。下一階段,研華將繼續秉持嚴謹可靠的原則,持續深耕多元化的醫療設備細分市場,拓展豐富的醫療設備產品線滿足行業需求。在高端化與國產化的雙重機遇下,AIoT進入更高端的醫療場景也迎來加速,研華在手術機器人、數字化手術室、生物制藥研發等領域,與生態伙伴密切聯合,共同布局高端、復雜、高價值醫療設備的AI化發展。
邊緣計算迎來爆發式增長,研華2025 AIoT創新應用論壇以“Edge Computing & WISE-Edge in Action”為主題正式啟航(5/20北京 5/27合肥 6/4成都 6/10深圳)。北京站特設“AI+醫療”分論壇,精彩議程搶先看。誠邀您共探智慧醫療前沿趨勢與落地實踐,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崛起。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862瀏覽量
274780 -
研華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1瀏覽量
39163 -
智慧醫療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93瀏覽量
47084
原文標題:專訪 | AI時代,研華如何用“技術深耕”跑贏智慧醫療長賽道?
文章出處:【微信號:研華智能地球,微信公眾號:研華智能地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研華科技CMEF醫療展精彩看點
研華科技布局全球智慧醫療的三重策略
聯想集團領跑AI普惠新時代
研華科技全棧式Edge AI產品助力工業智能化升級
研華推出GenAI Studio邊緣AI軟件平臺 助力本地端大語言模型開發,推動邊緣AI創新

研華AI Agent引領工業物聯網應用革新
深度解析研華全棧式AI產品布局
研華科技攜手森云智能助力邊緣AI應用落地
研華與臻鼎合作以AI助力共鑄PCB產業數智化綠色化發展
AI引爆邊緣計算變革,塑造嵌入式產業新未來AI引爆邊緣計算變革,塑造嵌入式產業新未來——2024研華嵌入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