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旗下川儀微電路公司自主研發的接近傳感器完成核心技術攻關,打破國外企業長期壟斷,成功實現從代工到創新的跨越。
什么是接近傳感器?川儀微電路公司研發部部長姜濤介紹,這是一種無需接觸檢測對象,即可感知物體接近并輸出電信號的傳感器。它被形象地稱為工業自動化的“神經末梢”,廣泛應用于機床、冶金、化工、輕紡和印刷等行業。
例如,在數控機床中,當機械臂移動到預設位置時,傳感器能在感應到機械臂接近的瞬間觸發信號,精準控制設備啟停,避免機械碰撞。
過去,這類產品的設計制造技術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導致國內用戶面臨交貨周期長、價格高昂、供應鏈受國際形勢影響等困境。
2024年初,川儀微電路向這一技術壁壘發起挑戰。團隊選擇從與現有業務契合度高的磁性器件、厚膜集成電路技術切入,既控制研發成本,又發揮工藝經驗優勢。
研發并非一帆風順,團隊首先遭遇了兩大技術難關:振蕩器專用電感設計及感應距離一致性控制。
常規電感因開放式磁路導致損耗過高,易造成傳感器“心臟”——振蕩器停擺。團隊經過數十次實驗,創新采用特殊漆包線繞制工藝,將磁路損耗降低20%左右,攻克了電感損耗高這一難題。
在解決感應距離一致性問題時,因電子元件個體差異難以滿足產品精度要求,研發人員另辟蹊徑,首創功能激光調阻技術,通過動態調整控制電路關鍵電阻系數,確保了產品感應距離達到微米級精度,實現批量生產條件下對感應距離的精準控制。
終于,團隊完成了產品設計及樣品試制。實驗室數據顯示,這款自主研發的傳感器摸底壽命測試突破10萬次,性能穩定可靠,目前正在進行100萬次的壽命驗證,并同步進行防爆3C認證。依托成熟的厚膜集成電路自制能力,其核心部件國產化率實現100%,制造成本顯著低于進口產品,交貨周期也大幅縮短。(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 見習記者 侯月)
-
工業傳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0瀏覽量
199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泓川科技LTPD15激光位移傳感器:中空同軸設計+進口半價,0.05μm精度重塑工業檢測性價比標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