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傳導與輻射干擾分析
一、傳導干擾分析與整改案例
1. 傳導干擾基礎
傳導干擾分為差模和共模兩種:
①差模干擾:存在于L與N線之間的干擾,主要在1MHz以下頻段
②共模干擾:存在于L/N與地(FG)之間的干擾,5MHz以上頻段為主
2. 整改案例集錦
案例1:低頻段(0.15-1MHz)余量不足
①現象:0.15-1MHz頻段測試余量不足
②對策:優化X電容參數,增大容量可更好抑制低頻差模噪聲
案例2:中頻段(0.5-1MHz)超標
①現象:0.5-1MHz AV值超標
②對策:
調整變壓器補償圈數
優化Y電容接法(次級接輸出V-)
案例3:熱機超標問題
①現象:熱機測試超標而冷機正常
②對策:
更換ESR更小的電解電容
在電解電容間加差模電感
調整電容安裝方式(直插替代平放)
二、輻射干擾分析與整改案例
1. 輻射干擾源頭
開關電源的輻射干擾主要來自:
①高頻開關瞬態(dv/dt和di/dt)
②變壓器繞組間寄生電容
③功率回路寄生參數諧振
2. 整改案例集錦
案例1:80-90MHz余量不足
對策:
優化MOS器件DS電容
調整RCD吸收參數
減小RCD回路面積
案例2:高頻諧振問題
對策:
在MOS和升壓電感間加磁珠
優化MOS驅動參數
案例3:平行走線干擾
對策:
避免大電流平行走線
在電解電容兩端加瓷片電容
三、PCB布局關鍵要點
1.功率回路設計:
大電流回路盡可能短,輔銅要寬(10mm布線≈10nH電感)
2.Y電容布局:
輔銅短而寬,連接點選擇原則:
開通dv/dt大時接初級地
關斷dv/dt大時接V+
3.散熱設計:
功率器件散熱片必須接地
避免散熱片成為輻射源
4.特殊處理:
大電流輔銅可開窗鍍錫
避免小信號線被功率回路包圍
關鍵信號線采用GND隔離保護
四、經驗總結
1.EMI調試三部曲:
定位干擾類型(差模/共模)
①確定干擾路徑
②選擇合適的抑制器件(X/Y電容、共模電感等)
2.成本與可靠性平衡:
①良好的布局可減少EMI器件使用
②合理的走線能降低器件應力
3.設計理念:
①"疏堵結合":高頻噪聲疏導(電容)、低頻噪聲阻塞(電感)
②"源頭控制":減小dv/dt和di/dt是根本解決方案
分享這篇文章希望對同行們的電源設計工作有所啟發。EMI問題千變萬化,但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后,都能找到解決之道。歡迎交流討論!
[附] 關鍵器件選型參考:
X電容:0.1-1μF(抑制差模)
Y電容:1nF(抑制共模)
共模電感:10-50mH
磁珠:1K@100MHz
-
傳導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12511 -
輻射干擾
+關注
關注
2文章
48瀏覽量
15238 -
電源傳導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64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基于示波器的EMI輻射干擾測試
電磁干擾與電磁兼容之二: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
TB3121 - 8位中檔單片機的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
8位PIC中單片機的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的測試方法和產品性能中文概述

概述了如何在SDRAM PCB應用設計中改善輻射干擾問題
如何解決電子電器產品的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
電磁干擾與電磁兼容的傳導干擾與輻射干擾的詳細資料說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