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SK海力士屢獲創新成果,這些成就皆得益于“一個團隊”協作精神(One Team Spirit)”。無論是創下歷史最佳業績、開發出全球領先產品,還是躍升成為全球頂級面向AI的存儲器供應商,這些輝煌成就無一不是全體成員齊心協力的結果。本系列文章將回顧鑄就SK海力士成功神話背后的驅動力——“一個團隊”協作精神的閃耀時刻。
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將聚焦于SK海力士自創立以來所面臨的危機與挑戰,并剖析在這些關鍵時刻,其“一個團隊”協作精神所展現出的強大力量。
克服后進劣勢,成功扭虧為盈
公司初創階段全體成員齊心協力克服后進劣勢,成功扭虧為盈
1983年,SK海力士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當時,全球半導體市場幾乎由美國和日本主導。在半導體產業幾乎空白的韓國,作為后來者踏入這一領域無疑極為艱難,但SK海力士仍毅然選擇了勇敢挑戰。
但現實并不樂觀。盡管創業初期公司雄心勃勃,但始終未能縮小與行業先行者的技術差距。工廠建設屢次延誤,最終艱難地建成了利川工廠,并成功試產了16K SRAM。然而,隨之而來的產品研發滯后、良率不足等問題,使公司的各個部門都拉響了警報。
公司創立僅兩年便遭遇危機,但此時放棄為時尚早。為此,公司決定集中力量擴充人才隊伍,并提升技術實力。這一戰略最終奏效——SK海力士通過增聘研發人員、擴建基礎設施,夯實了技術根基,并于1987年成功自主開發出256K DRAM。
這樣的發展勢頭延續到了1988年,行業復蘇的東風進一步助推了公司的發展。公司相繼自主研發成功了1M DRAM、4M DRAM。1988年,憑借256K DRAM的熱銷,公司實現盈利,此時距離公司成立僅五年。
當時,員工們以在100天內實現良率50%為目標,發起了“150行動”,齊心協力,以彌補后進者所帶來的劣勢。倘若沒有公司堅定的發展意志與全體成員團結一致的堅決態度,這一切都難以實現?!耙粋€團隊”精神不僅為SK海力士在半導體行業深耕奠定了基礎,更成為未來其克服危機、迎接挑戰的核心DNA。
以“一個團隊”協作精神為DNA,實現絕地重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一個團隊”精神助力公司在危機中屢次渡過難關
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期間,SK海力士的“一個團隊”精神再次閃耀光芒。基于對行業即將回升的預判,SK海力士以“擴大投資”為應對策略,在行業低谷期果斷投入數千億韓元,用于16M和64M DRAM的量產以及未來技術布局。
1995年,正如公司所預測的那樣,半導體行業迎來空前繁榮。SK海力士憑借對16M和64M DRAM的核心投資策略,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這一次,“一個團隊”精神再次為公司的重大成就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在繁榮達到頂峰之后,面對行業競爭迅速加劇帶來的挑戰,全體成員通過宣布“勞資一體”1化,繼續攜手共進,再次展現了 ‘一個團隊’精神。”
1勞資一體:對應當時由韓文“身土不二”演變而來的新造詞“勞使不二”,意為勞動者與企業是一體的。
2001年,經濟危機到達頂峰,再次襲來的經濟蕭條比往年更加嚴重。更為嚴峻的是,公司面臨債務疊加與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雙重困境,不得不進行重組(債權人共同管理),甚至傳出“低價拋售公司”的謠言。
盡管面臨困難,但成員們依然堅定不移,他們喊著“能省一分是一分”的口號,自愿退還薪資,并積極參與無薪休假。同時,利川市民也紛紛挺身而出,發起了“拯救海力士”,“認購海力士股票”等活動,為企業復蘇貢獻自己的力量。
研究人員們夜以繼日地攻克技術難關,通過對舊設備改造,實現了0.15微米2工藝的重大突破——這正是至今仍廣為人知的“藍芯計劃”。隨后,1Gb DDR2和512M NAND的研發,以及300mm晶圓相繼實現量產。2005年初,SK海力士提前結束了債務重組,這標志著“勞資一體”與“一個團隊”精神的終極勝利。
2微米:百萬分之一米(10?? m)。數值越小,表明工藝精細化程度越高。
登頂面向AI的存儲器市場,
“一個團隊”精神再創輝煌
SK海力士持續擴張產業版圖,以“一個團隊”協作精神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SK海力士的“一個團隊”精神在企業上升期愈顯光芒。2012年,SK海力士正式成為SK集團的一員,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SK集團曾表示,之所以敢于進行大規模投資,是基于對其增長潛力的高度認可。
得到數萬億韓元支持的SK海力士,憑借全球戰略合作,積極加大投資與研發力度,以及擴建晶圓廠,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公司在提升技術實力的同時,更致力于重塑企業文化:不僅推出助力員工成長的多元發展計劃,更將“一個團隊”協作精神深度融入企業基因,從而構建起成員和組織之間協同創新、融合共進的生態系統。
在“一個團隊”協作精神的凝聚下,全體成員們持續推出契合客戶與市場需求的多款創新產品——涵蓋了10納米級DDR5 DRAM、超高堆疊4D NAND以及大容量SSD等,刷新了公司年度最高業績紀錄。
其中,HBM無疑是核心所在。自2009年以來,SK海力士便前瞻性地布局HBM3技術,隨著AI時代的到來,這一領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這一成就的背后,充分體現了SK海力士“一個團隊”協作精神——從負責產品設計和元件開發的前道工序團隊,到實現芯片電氣互聯的后道封裝團隊,全體成員通力協作,共同專注于性能提升。正是因為硅通孔4(TSV)、批量回流模制底部填充5(MR-MUF)及先進MR-MUF6技術等創新技術的不斷迭代,才成就了如今HBM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3高帶寬存儲器(HBM, High Bandwidth Memory):一種高附加值、高性能存儲器,通過垂直互聯多個DRAM芯片, 與DRAM相比可顯著提升數據處理速度。HBM DRAM產品以HBM(第一代)、HBM2(第二代)、HBM2E(第三代)、HBM3(第四代)、HBM3E(第五代)、HBM4(第六代)的順序開發。
4硅通孔技術(TSV,Through Silicon Via):一種在DRAM上打數千個微孔使其垂直互連至電極的技術。
5批量回流模制底部填充(MR-MUF, Mass Reflow Molded Underfill):在堆疊半導體芯片后,為了保護芯片間的電路,在其中填充液體保護材料,使其固化。
6先進MR-MUF:先進 MR-MUF 技術具有翹曲控制功能(Warpage Control),可實現無翹曲堆疊,芯片厚度比傳統芯片薄 40%,此技術采用新型保護材料,可有效改善散熱性能。
這種發展趨勢持續延伸至HBM4——公司于今年3月率先向客戶交付了12層HBM4樣品 [相關報道]。由此SK海力士不僅在面向AI的存儲器市場中穩居榜首,更實現了從1983年作為半導體行業“新進者”到如今成為“資深專家”的華麗蛻變。
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的SK海力士,目前正投入120萬億韓元打造龍仁半導體集群,并積極推進M15X工廠、美國印第安納州工廠等新生產基地的建設,持續擴大產業規模。
以“全方位面向AI的存儲器供應商(Full Stack AI Memory Provider)”為目標,SK海力士全體成員正秉持“一個團隊”協作精神,攜手共進,開啟嶄新的征程。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644瀏覽量
167124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964瀏覽量
278458 -
SK海力士
+關注
關注
0文章
993瀏覽量
39536
原文標題:[One-Team Spirit] “一個團隊”協作精神鑄就SK海力士奇跡:從半導體行業后進者到面向AI的存儲器市場領跑者
文章出處:【微信號:SKhynixchina,微信公眾號:SK海力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