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稱要對中國部分停止出口芯片,對歐洲企業也可能產生影響。” 西門子中國CEO赫爾曼(Lothar Herrmann)在漢諾威工業展召開前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制造業升級依賴芯片
赫爾曼說道,中國制造業升級很大程度依賴于傳感器,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禁售,那么這不僅會對中國的制造業產生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其它國家的在華企業。“原因在于中國的這些制造企業由于缺乏必要的半導體芯片,而無法投資高端制造,這也意味著我們會失去幫助中國制造業升級的機遇。”
西門子正在押注中國的制造業升級,希望通過為中國制造業提供軟件解決方案,在數字化的轉型中獲得更多利潤。西門子的工業云平臺MindSphere是其數字化工廠的重要成果,能夠幫助傳統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工業的升級。
根據西門子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已經有約100萬臺設備和系統通過MindSphere實現了互聯,預計到2018財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125萬。
今年年初,西門子與中國華潤電力簽署協議,將為旗下機群部署集成化聯網遠程運營中心,這也是西門子在中國的首個數字化電力遠程運營中心項目。通過聯網機群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華潤電力的19臺燃煤機組將實現數字化聯網,總裝機量達9.6吉瓦。該項目預計將于2018年底前完成。
鑒于美國可能對中國采取的技術封鎖策略,中國正在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日前,阿里巴巴宣布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在赫爾曼看來,中國發展自主研發技術是趨勢。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不認為中國會轉而依賴歐洲的技術,作為替代,中國更傾向于發展自主研發技術,中國有很好的創業環境以及生態圈,有很多初創企業,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機構,也有頂尖的技術人才和軟件工程師,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走在世界的領先水平。”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政府已經做出承諾,鼓勵中國和海外企業正常的技術交換以及合作,并承諾保護海外企業在中國擁有的知識產權。對此,赫爾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從來不擔心在中國進行技術轉移,也會積極在中國開發適合中國以及全球用戶的技術。”他還說道,西門子過去30多年在中國的成功正是基于與本土企業合作開發技術。
赫爾曼認為,解決中美之間因知識產權引發的貿易爭端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更好地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對解決問題是沒有幫助的,只會對全球經濟有負面的影響,同時也將會影響其它國家企業的發展。”
目前,西門子在中國擁有超過1.2萬項有效專利和專利申請,是西門子在全球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公司有一套嚴密的專利保護制度體系。赫爾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不怕技術轉移,是因為我們有非常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部門。我們在中國申請了1萬多個專利;另一方面,西門子也不遺余力地分享自己在先進制造方面的技術,即便是核心技術。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我們就會向中國輸出技術。”
赫爾曼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稱,比如西門子和寶武集團共同開發智能制造相關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共享專利。“我認為這對中國制造業以及在西門子在中國的運營是雙贏的舉措。”赫爾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企業愿意將技術轉移給中國,那么你就轉移;如果不愿意的話,你就保護好技術不被侵犯。”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西門子也面臨了來自新領域的競爭者。西門子知識產權部門主管Beat Weib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塔塔咨詢、IBM、埃森哲這些原本與西門子根本不在同一領域的企業,也都在提供工業軟件解決方案,我們確實面臨新的競爭對手。”
此外,在涉及軟件服務的專利申請方面,企業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Weibel提出了三點挑戰:“首先,保護好專利本來就已經是很大的挑戰;第二大挑戰在于,軟件的很多專利是無形的,必須找到描述它的途徑;第三,軟件專利往往是交叉在產品中的,所以要有非常清晰的對產品專利的定義。”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52瀏覽量
433962 -
中國制造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65瀏覽量
26828 -
西門子
+關注
關注
98文章
3114瀏覽量
1175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西門子中國工廠首個光儲一體化項目成功投運
兆易創新助力2025年“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
西門子發布18款新品,以"中國加速2.0"助力制造業高價值轉型
揚杰科技榮獲2024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價值500強
西門子發布Xcelerator API World,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西門子數控機床數據采集方案

西門子100億美元收購Altair,加速軟件驅動轉型
西門子洽購Altair Engineering,談判仍在進行
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發展向好
西門子加速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