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與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下,連接器作為關鍵零部件,正面臨技術迭代與供應鏈重構的雙重挑戰。
本土連接器廠商如何在國際連接器巨頭主導的連接器市場中突圍?如何以中國技術賦能全球車企?年營收超5億元、海外訂單激增的連接器企業思索技術給出了答案。
近日,東莞市思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索技術)CMO戴家豪在接受《國際線纜與連接》專訪時,揭曉了思索技術的破局之道——以技術創新為內核,以全球化布局為外延,在細分領域打造不可替代性。
思索技術CMO戴家豪(右)
01 | 深耕核心場景:
從新能源三電到智能車燈的技術攻堅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的直接受益者與參與者,連接器廠商思索技術深度聚焦 “三電” 系統與智能車燈兩大高增長賽道,以場景化創新構建連接器產品壁壘。
在新能源汽車核心的“三電”領域,思索技術基于低壓連接器架構推出免焊端子、復合型端子等平臺化產品,覆蓋3A到60A全規格,實現從域控、ECU到電池包的全場景應用。
思索技術免焊端子 圖/國際線纜與連接
在智能車燈領域,隨著矩陣式LED、ADB自適應大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車燈連接器迎來了更高要求。動態照明、人車交互等復雜的車燈功能使得LED數量不斷增加,導致連接器散熱需求激增,車燈連接器需要在高溫、高頻振動等嚴苛環境下保持穩定性能,確保車燈功能不失效,從而保障駕駛安全。
當前車燈前大燈的耐高溫要求為125℃,車燈連接器需通過長期老化測試而非僅短時耐高溫。戴家豪指出,車燈連接器耐高溫方面真正的門檻在于連接器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長期穩定性。
思索技術車燈連接器產品 圖/國際線纜與連接
為此,思索技術針對性開發了2.0mm間距以下、支持5A電流的小型化車燈連接器產品,在僅相當于傳統連接器三分之二體積的空間內,實現信號傳輸密度的提升。
更關鍵的是,其車燈連接器通過 125℃長期耐高溫測試及1000小時冷熱沖擊驗證,達到嚴苛的LV214/Uscar車規標準,成功打破國際品牌在高端車燈連接器領域的長期壟斷,進入了車燈/汽車電子產業零部件百強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02 | 技術創新雙輪驅動:
平臺化架構與制造工藝革命
在汽車“新四化”的復雜需求下,連接器不再是簡單的“連接工具”,而是需要集成高/低壓電氣性能、小型化/輕量化的物理特性、耐高溫/抗振的環境適應性以及平臺化/本地化供應鏈效率的復合型載體。
采訪中,“平臺化”與“輕量化”成為思索技術布局的關鍵詞。戴家豪提出,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催生了連接器從“單一功能件”向“模塊化解決方案”的轉變,思索技術正以兩大方向重構連接器產品邏輯:
其一,底層架構平臺化。 免焊端子與復合型端子構建了低壓連接器的 “通用底座”,通過統一電氣性能標準與接口設計,實現不同場景下的快速適配。
與傳統“一對一”定制開發模式不同,這類產品通過統一底層架構實現“橫向復用”:同一規格的免焊端子可同時適配車燈電源連接與電池包BMS信號傳輸,幫助客戶減少重復開發,縮短研發周期、降低選型成本。
戴家豪強調,這種“平臺化思維”本質是對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效率的重構——“客戶不再需要為相似需求重復投入,而是從我們的產品庫中直接獲取最優解。”
思索技術卡板連接器 圖/國際線纜與連接
其二,制造工藝智能化。 思索技術推出了全自動一體化方案,MPC實現了連接器從線束到模塊的無人工組裝,顯著提升生產一致性與良率。結合自動化預裝定位技術,傳統連接器線束方案可升級為高度集成的自動化模塊,為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目標貢獻力量,成為國內外車企的優選方案。
03 | 海外市場突圍:
從“中國配套”到“全球協同”的供應鏈重構
2024年,思索技術海外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歐洲、日本、北美項目全面突破,尤其是與車燈/汽車電子產業零部件百強企業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全球車規連接器市場的競爭力。
戴家豪向《國際線纜與連接》記者透露,思索技術去年營收突破5億元大關,其中海外市場貢獻率持續攀升。
圖/國際線纜與連接
為應對全球供應鏈重構,思索技術啟動“三地生產基地”戰略:中國基地鞏固新能源三電優勢,泰國工廠計劃將于2026年Q1量產,服務東南亞及澳洲市場;歐洲基地進入籌備階段,瞄準當地車企本地化配套需求。
談及北美布局,戴家豪表示,鑒于美墨加貿易協定及墨西哥汽車產業集群效應,公司正評估在墨設廠的可行性,以規避中美貿易關稅風險。
“本地化生產不是單純避稅,而是貼近客戶、構建抗風險供應鏈的必然選擇。”他強調,泰國工廠的設立不僅覆蓋東盟市場,更可作為輻射印度、中東的支點,而歐洲基地將直接服務車企的電動化轉型,實現“就近研發、就近交付”。這種戰略布局,既化解了單一市場依賴風險,也打開了新興連接器市場的增長空間。
04 | 結語:連接器小產品,全球化大格局
從車燈連接器細分領域突圍,到新能源三電核心部件破局,思索技術的發展之路,正是中國汽車連接器企業從“Benchmark跟隨”到“平臺化引領”的縮影。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中,思索技術以技術創新為舟,以本地化戰略為帆,正駛向更廣闊的藍海。
當連接器不再是“配角”,而是支撐汽車功能升級的“神經樞紐”,思索技術的故事,或許能為更多中國連接器企業的出海之路,提供一份可參考的“連接器方案”。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
審核編輯 黃宇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MD Q1營收超預期!受出口禁令影響,全年營收將減少15億美元


華為2024年營收超8600億!DeepSeek擴充朋友圈/英飛凌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 熱點科技新聞點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