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投資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持股占比 6.25%,為后者第四大股東。
據介紹,該輪融資是在今年6月,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廣州隆***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和濟南國開科創產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參與了對芯原微電子的投資。據稱,6月份這一輪融資,為芯原微電子上市之前的最后一輪融資。
不過,根據天眼查的信息來看,目前該輪投資尚未體現在芯原微電子的股權信息當中。
目前,芯原微電子的科創板上市進程也正在推進。在上證所披露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9 家受理企業中芯片企業就占了三席,芯原微電子即為三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大基金、英特爾投資也都是芯原微電子的股東。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18瀏覽量
146050 -
芯原微電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127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小米回應雷軍帶頭減持股票 絕對不是大股東減持股票
3月31日晚,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在微博上辟謠稱,這段時間網上關于雷軍帶頭減持小米股票的傳聞是錯誤的。因為在港股增發過程中,大股東先將持有的股份配售給獨立第三方投資者,然后公司再給
?證監會同意新恒匯公司上市注冊 中國傳感器首富韋爾股份虞仁榮為最大股東 實控2家?A股上市公司
智能卡封裝載帶生產企業。 ? ? 那么,與中國傳感器產業有什么聯系? ? ? ? 新恒匯之所以引起許多關注,更多的是因為 其背后實控人、最大股東是中國傳感器以及半導體首富虞仁榮 ,據招股書披露,虞仁榮持股31.41%為最大股東。

軟銀大手筆注資OpenAI,成最大股東
近日,據外媒最新報道,軟銀集團計劃向人工智能巨頭OpenAI注資高達400億美元,此舉將使OpenAI的整體估值飆升至2600億美元的新高度。此次投資完成后,軟銀將取代微軟,成為OpenAI的最大股東
光庫科技三名股東計劃減持股份
近日,光庫科技發布了一則關于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三大股東——Infinimax Assets Limited、Pro-Tech Group Holdings Limited以及XL
泰凌微電子榮獲小米兩項大獎
在剛剛落幕的“2024小米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泰凌微電子憑借其在技術實力、產品性能和合作經驗方面的卓越表現,榮獲“小米 Vela 生態合作伙伴 —— 卓越表現獎”和“小米 IoT模組
北極芯微榮獲第四屆“長風杯”創新創業大賽優秀項目獎
在2024第四屆“長風杯”創新創業大賽中,深圳北極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極芯微”)以其基于單光子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技術的激光雷達(dToF)和微光成像(PCI)芯片項
中國大陸最大封測巨頭長電科技易主,華潤入主
11月13日晚間,長電科技公告稱,公司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和芯電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以下“芯電半導體”)轉讓給磐石潤企(深圳)信息管理有

Prosus投資Swiggy獲利豐厚
南非Naspers集團荷蘭子公司Prosus,同時也是騰訊的大股東,近期在印度在線食品訂購和配送公司Swiggy的投資中取得了顯著的回報。據Prosus透露,該公司在Swiggy的投資中已經獲利超過
芯茂微電子榮獲第十九屆中國芯“芯火新銳產品”大獎
2024中國微電子產業促進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結果發布儀式于11月6-8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盛大開啟,芯茂微電子的電流模式LLC諧振控制芯片LP996x系列榮獲了“
納芯微終止收購昆騰微電子
近日,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納芯微)發布重要公告,正式宣布終止對昆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昆騰微)的收購計劃。這一決定標志著雙方長達一段時間的并購談判畫上了句號。
穩石機器人與墨西哥家電巨頭大股東探討智能物流合作
近期, 穩石機器人接待了墨西哥白色家電龍頭企業大股東Mauricio先生一行 ,他們參觀了位于深圳的穩石機器人辦公總部及自動化測試場地。雙方就機器人技術在家電行業應用前景和潛在合作機會進行深入交流

芯百特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川天府新區開業,助推四川電力發展
芯百特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海濤首先發言,表達了對在場嘉賓的深深感激。他介紹,成都子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芯百特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專注于高性能射頻前端芯片的研
通宇通訊加速光模塊與衛星通訊技術儲備,拓寬業務領域
盡管引入國資大股東后,通宇通訊仍保留四川光為25.5882%的股份,光模塊依然是其重要技術儲備之一。此外,公司計劃借助國資大股東資源,將四川光為打造成更大規模的獨立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