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1眼鏡蛇直升機開發于1960年代中期,AH-1Z是最新型號,2003年10月開始了低成本量產工序,并在2008年交付給海軍陸戰隊使用。
AH-1Z 蝰蛇武裝直升機屬于攻擊機直升機,屬于美國海軍陸戰隊飛機 ,海軍陸戰隊攻擊機。
該武裝直升機的航速:200節 范圍:370海里 機組人員:兩名 - 飛行員和副駕駛/炮手 武器:1 x 20毫米M197 3管加特林加農炮;九頭蛇70或APKWS II火箭;AIM-9響尾蛇;AGM-114 地獄火。
基于越南戰爭時期的AH-1眼鏡蛇,AH-1Z“蝰蛇”是海軍陸戰隊的主要旋翼對地攻擊機。AH-1Z攻擊直升機在晝夜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提供旋翼近距離空中支援、反裝甲、武裝護航、武裝/目視偵察和火力支援協調能力。
正在用AH-1Z取代兩葉AH-1W,AH-1Z具有新的四葉復合旋翼系統,性能匹配的變速箱,四葉尾槳,升級的起落架和完全集成的玻璃駕駛艙。
美國海軍陸戰隊(USMC)用AH-1Z“蝰蛇”取代了雙葉AH-1W超級眼鏡蛇,AH-1Z“蝰蛇”具有四葉復合材料旋翼系統,新發動機和變速箱,四葉尾槳,升級的起落架和完全集成的玻璃駕駛艙。AH-<>Z配備了集成的先進火控系統,能夠支持多種武器配置。
UH-1Y毒液取代了UH-1N Huey,并采用了最新的技術和生產技術,以延續古老且久經考驗的H-1直升機設計的遺產。UH-1Y包括全復合材料旋翼系統,新發動機和變速箱,具有多功能平板顯示器的集成數字駕駛艙,增強的有效載荷能力以及所有機組人員和乘客的防撞座椅。UH-1Y毒液平臺還顯著提高了承載能力,更大的航程和生存能力,并且具有更小的物流足跡。
此外,AH-1Z和UH-1Y共享85%的部件共性,旨在顯著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和飛機的后勤足跡,同時提高可維護性和可部署性。
AH-1Z“蝰蛇”攻擊直升機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提供旋翼近距離空中支援、反裝甲、防空、武裝護航、武裝/視覺偵察和火力支援協調能力。
UH-1Y毒液多用途通用直升機配備了各種武器和任務支援配置,還可以執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以及戰斗突擊支援、搜救/傷亡疏散、武裝護航/偵察、指揮和控制以及特種作戰支援。UH-1Y Venom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首要實用平臺。
自1956年以來,作為H-16系列直升機的一部分,已經生產了000,1多架飛機,俗稱休伊和眼鏡蛇。起源于1955年美國陸軍的醫療后送直升機合同,第一個海軍/海軍陸戰隊易洛魁人變體UH-1E于1964年首次采購。
1996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啟動了H-1升級計劃。UH-1Y毒液取代了UH-1N,AH-1Z“蝰蛇”取代了AH-1W。
UH-1Y的全速生產始于2008年,美國國內生產該變體于2020年結束。AH-1Z 于 2010 年達到全速生產,美國國內生產于 2022 年結束。AH-1Z和UH-1Y被部署在海軍陸戰隊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HMLA)。HMLA的分遣隊作為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圍內部署,支持艦載兩棲演習和行動。
目前的AH-1Z和UH-1Y國際合作伙伴包括巴林(AH-1Z)和捷克共和國(AH-1Z和UH-1Y的混合機隊)。
一般特性 AH-1Z 蝰蛇 |
|||||||||||
主要功能:攻擊直升機 | |||||||||||
承包商:貝爾 | |||||||||||
部署日期:初始運行能力 2011 | |||||||||||
推進器:兩臺通用電氣T-700-GE-401C渦輪軸發動機,每臺1,800 shp (1,340 kW) | |||||||||||
長度:58英尺3英寸(17.75米) | |||||||||||
高度:14英尺4英寸(4.37米) | |||||||||||
轉子直徑:48英尺(14.6米) | |||||||||||
重量:最大起飛重量:18,500磅(8,390公斤) | |||||||||||
船員:2人;飛行員,副駕駛/炮手
|
AH-1Z和UH-1Y之間的通用性(約85%)預計將顯著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和飛機的后勤足跡,同時提高可維護性和可部署性。
捷克國防部"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ratio="0.6669921875" data-w="1024" data-type="jpeg" style="letter-spacing: 0.578px;" data-imgqrcoded="1">
機組人員配備了泰雷茲“Top Owl”頭盔瞄準和顯示系統。Top Owl具有24小時晝夜功能和40°視野的雙目顯示屏。其遮陽板投影提供前視紅外 (FLIR) 或視頻圖像。AH-1Z具有生存能力設備,包括懸停紅外抑制系統(HIRSS),以覆蓋發動機排氣,對抗分配器,雷達警告,來襲/途中導彈警告和機身上激光點警告系統。
捷克國防部"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900" data-type="jpeg" style="letter-spacing: 0.578px;" data-imgqrcoded="1">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目標瞄準系統(TSS)集成了第三代FLIR傳感器。TSS可在白天,黑夜或惡劣天氣條件下提供目標瞄準。該系統具有多種視圖模式,可通過FLIR或電視進行跟蹤。
AH-20能夠向無法進入的目標投射多枚導彈,火箭和1毫米大炮,自越南年以來,AH-23在美國的每一次軍事沖突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它繼續提供精確性,武器和戰術態勢感知,以與我們的海軍陸戰隊近距離作戰。海軍陸戰隊AH-1配備了區分朋友和敵人的增強導航顯示器,為地面海軍陸戰隊員提供實時空中偵察的數據傳輸系統以及可以承受<>毫米炮火的復合旋翼葉片和尾梁,是為什么海軍陸戰隊航空被稱為“飛行火炮”的完美例子。
捷克國防部"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ratio="0.75" data-w="1024" data-type="jpeg" style="font-size: var(--articleFontsize); letter-spacing: 0.034em;" data-imgqrcoded="1">
捷克國防部"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ratio="0.6669921875" data-w="1024" data-imgqrcoded="1" data-type="jpeg">
據捷克國防部稱,位于該國東南部奧斯拉瓦河畔納梅什的第22直升機空軍基地,7月26日接收了這批直升機。9月中旬,該基地將再接收兩架“蝰蛇”武裝直升機,以及首批兩架UH-1Y“毒液”通用直升機。未來,捷克陸軍的直升機部隊最終將接收20架H-1系列直升機,即10架AH-1Z和10架UH-1Y。同時,美國還將向捷克提供“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和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APKWS)制導火箭彈,以及機炮、機槍的彈藥。
捷克國防部"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ratio="0.6669921875" data-w="1024" data-type="jpeg" data-imgqrcoded="1">
由于AH-1Z導入新型發動機、旋翼傳動系統、航電設備、偵搜裝備,以及武器。雖然名義上是AH-1W的改良機種,但實際沿用AH-1W的零件已經低于2成,飛機有95%設計是重新開發的“升級型”戰斗直升機。和AH-1W相比,它的生存能力獲得加強,而且能在更遠的距離發現目標并以精確武器攻擊目標。
捷克國防部"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ratio="0.6669921875" data-w="1024" data-imgqrcoded="1" data-type="jpeg">
AH-1Z的綜合航電系統(IAS)由諾斯洛普·格拉曼負責開發。這個系統包括了兩臺電腦和一個自動飛控系統。每個座位各有兩個8x6時的多功能液晶顯示器(LCD)和一個4.2x4.2時的雙重作用液晶顯示器。通信系統結合了美國海軍的RT-1824綜合無線電、UHF/VHF、COMSEC和調制解調器在一個單位中。導航系統包括了一個內置式GPS慣性導航系統(EGI),一個數字化地圖系統和低空速空氣資料次要系統,并允許武器能在盤旋狀態下發射。
“頂級鷹”有24小時日夜兩用能力和提供140°視野。為加強生存能力,AH-1Z裝備了紅外線熱源抑制系統(HIRSS)以覆蓋發動機排氣,AN/ALE-47反制灑佈器,雷達偵察警告、導彈瞄準警告和激光瞄準警告系統。AH-1Z的旋翼由復合材料制成,增加了戰場生存力。它擁有一個半自動折疊旋翼的系統以減少固定的面積,以便裝載在兩棲攻擊船艦上。它的二個掛載翼被設計得更長,翼尖加裝一個外掛點得以掛載一枚如AIM-9響尾蛇導彈的空對空導彈。兩翼上各有二個外掛點以掛載火箭吊艙,或反坦克導彈發射器。長弓毫米波雷達也能掛載在外掛點上。
AH-1Z采用了洛克希德馬丁開發的AN/AAQ-30光學瞄準系統(TSS),TSS整合了第三代前視紅外線感應器(FLIR)、低光源電視光學影像、激光測距儀、目視型激光瞄準器。TSS最主要的偵搜工具為第三代FLIR,可同時解析中波紅外線及長波紅外線訊號,最大偵測距離為35公里、辨識距離10公里、辨識分辨率640×480,具備四段觀測調整,能在日、夜間、或不利天氣情況下進行瞄準。TSS擁有不同的觀測模式,并能追蹤FUIR或由電視制導。
AH-1Z是從貝爾249型,也就是換裝了4片旋翼的貝爾412型中衍生出來的。在1980年的展示中聲稱AH-1Z將裝備AGM-114 地獄火反坦克導彈、改良了的發動機和新型的瞄準系統。在后來的“眼鏡蛇2000”計劃中,包括了通用電力的T700-GE-401C渦輪軸發動機及四片旋翼。這個設計引起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興趣,但卻因資金不足而作罷。在1993年英國陸軍的新型攻擊直升機計劃中,貝爾直升機公司提出了了由AH-1W改良而成的型號。這架被稱為“眼鏡蛇毒液”的直升機,擁有現代數字化座艙,并且能裝掛AGM-71拖式導彈、AGM-114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和硫磺導彈,并在1995年更換了四旋翼系統。但卻在同年因英國陸軍選中了AH-64D長弓阿帕奇而落選了。
AH-1Z的綜合航空電子學系統(IAS) 由諾斯洛普·格魯曼負責開發。這個系統包括了兩臺電腦和一個自動飛控系統。每個座位各有兩個8x6吋的多功能液晶顯示器(LCD)和一個4.2x4.2吋的雙重作用液晶顯示器。通信系統結合了美國海軍的RT-1824綜合無線電、UHF/VHF 、COMSEC 和調制解調器在一個單位中。導航系統包括了一個內置式GPS慣性導航系統(EGI),一個數字化地圖系統和低空速空氣資料次要系統,并允許武器能在盤旋狀態下發射。
在武器掛載方面AH-1Z的最大載彈量達到了2.6噸,并擁有6個外掛點,其中短翼下的4個外掛點主要掛載對地攻擊武器和副油箱,包括“地獄火”、“硫磺石”反坦克導彈以及“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APKWS),后者是一種70毫米口徑的制導火箭彈。此外AH-1Z的兩個翼尖掛點可掛載“響尾蛇”紅外制導格斗彈。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AH-1Z所攜帶的為AIM-9M型號,為適應2030年的戰場需求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對AH-1Z的航電設施進行升級,使之具備掛載AIM-9X的能力。
美國海軍陸戰隊竟然還希望AH-1Z具備掛載AIM-120C型號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由于AH-1Z機頭空間有限,無法攜帶射程更遠的AIM-120D型號導彈,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只能退求其次,但即便如此AIM-120C也能賦予AH-1Z實戰中超過50千米的超視距攔截能力),使之成為一架可以進行超視距空戰的武裝直升機。
AH-1“眼鏡蛇”直升機,是由貝爾直升機公司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美國陸軍研制的專用反坦克武裝直升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一度是美國陸軍武裝直升機部隊的王牌,后來才被AH-64“阿帕奇”所取代。
1983年,AH-1“眼鏡蛇”的升級版AH-1W“超級眼鏡蛇”閃亮登場。與其前輩相比,“超級眼鏡蛇”裝備2臺通用電氣T700-401 渦軸發動機 (之前型號為單發動機),單臺功率 1 243千瓦,載運能力提高1倍,飛行性能也將有較大提高。該機更突出了高溫高原性能,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能力和一定的空戰能力。
AH-1Z“蝰蛇”(Viper)直升機是AH-1升級眼鏡蛇計劃的21世紀產物,將在2020年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提供超過280架的新“蝰蛇”。AH-1Z“蝰蛇”在貝爾Textron飛行研究中心正式推出,各方面均大幅度加強,據說有可能超越AH-64“阿帕奇”。“蝰蛇”的第一架原形機(代號Z1)已于2000年12月7日在德州福特沃斯研究中心完成了首飛。截至2013年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裝備了23架AH-1Z“蝰蛇”直升機。
AH-1Z“蝰蛇”最明顯的改進是采用新型4槳葉旋翼,與兩槳葉旋翼系統相比,振動減少70%,飛行速度大幅提高,改善了高溫、高原性能,大幅減小了旋翼振動和噪音。該型號的最大起飛重量增加約 1 000 千克,能搭載更多導彈。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最新多用途直升機UH-1Y“毒液”在“巴丹”號兩棲突擊艦(LHD-5)上進行海試,首次艦載著陸(2005年5月7日,弗吉尼亞海域)
貝爾UH-1Y“毒液”(Venom)直升機,又稱“超級休伊”,是一種雙發動機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目前在低速生產,以替代海軍陸戰隊落后的UH-1N“雙休伊”輕型多用途直升機,于2008年正式服役。
與前幾代機型相比,UH-1Y直升機是一種非常出色的多用途直升機。UH-1Y直升機與新一代AH-1Z“毒蛇”(Viper)直升機一起開發的,這兩種直升機有84%的部件是通用的。兩者互相配合,一起組成了美國海軍陸戰隊輕型武裝直升機中隊。在阿富汗戰場,經常看到UH-1Y直升機和AH-1W直升機結伴,或者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或者為CH-53直升機或者醫療救護直升機護航。在一些行動中,UH-1Y直升機不但可以運送兵員和裝備,還可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和空中監視。
根據計劃,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裝備至少 160 架 UH-1Y 直升機。
圖1 社交媒體上出現的“肩并肩2023”聯合軍事演習概況示意圖。
2023年4月10日,也就是美菲“肩并肩2023”聯合軍事演習開始的前一天,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對外表示,菲律賓不會允許其軍事基地被用于任何進攻性攻擊,盡管中國認為讓美軍使用新的4處軍事基地“危及地區和平”。
這樣的說辭,是因為菲律賓也存在“抗議美國在菲律賓日益增長的軍事存在”的反抗聲浪,一些地區政府當局對美軍的進入也抱著消極的態度。很明顯,從“肩并肩2023”聯合軍演的規模來看,菲律賓已經和日本一樣,完全站到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對付中國的最前沿。這種情況在杜特爾特政府時期是難以想象的。這只能說明,菲律賓并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實際控制權依然牢牢掌握在美國的手里。
菲律賓星報(philstar)網站疏理了此次演軍中美菲兩國軍隊所用到的裝備。菲律賓方面包括:菲律賓空軍的A-29B“超級巨嘴鳥”渦輪螺旋槳飛機和T-15 ATAK武裝直升機;菲律賓陸軍的自主車載榴彈炮系統 (以色列155 毫米/52 口徑自行火炮);菲律賓海軍的BRP Jose Rizal輕型護衛艦(韓國造)和“Tarlac”級船塢登陸艦。
美國方面包括:美空軍F-16戰斗機、KC-130J空中加油運輸機以及KC-135空中加油機;美海軍陸戰隊的MV-22“魚鷹”運輸機、UH-1Y“毒液”通用直升機、AH-1Z“蝰蛇”攻擊直升機、CH-53“超級種馬”運輸直升機、聯合戰術輕型車輛和F-35“閃電II”戰斗機;美國陸軍的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H-60“黑鷹”直升機、CH-47“支奴干”直升機、“海馬斯”火箭炮系統以及“愛國者”和“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美國海軍的“馬金島”號兩棲戒備大隊(轄“安克雷奇”號和“約翰默薩”號)、“米格爾基思”號遠征海上基地艦。
第3陸戰隊瀕海團,是美海軍陸戰隊專門為了西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而組建的“內線部隊”,其最重大的戰術作為,就是運用反艦導彈系統對海上艦船實施攻擊,近年來頻繁反復演練的“遠征前進基地作戰”行動。所以說所謂“不用于攻擊”的言論,掩耳盜鈴的感覺十分明顯。
編輯:黃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