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國產替代”這一命題拋給本土存儲廠商,應當如何作答?自成立以來便堅持自主設計的東芯半導體,已在此問題下積累了6年的實踐與經驗。
在由TrendForce集邦咨詢主辦的MTS 2021存儲產業趨勢峰會上,東芯半導體副總經理陳磊圍繞“國產替代”,帶來題為《自主創“芯”,賦能國產替代》的演講。
自主創“芯”之路
東芯半導體是Fabless模式的存儲芯片企業,專注于中小容量存儲芯片。陳磊介紹,東芯半導體自成立之初,就定下了自主設計這條路線。“東芯半導體致力于提升中國在存儲行業的設計研發能力,所有產品都基于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內置8比特ECC技術”、“內置高速SPI接口技術”、“提高擦除可靠性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打造了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點的多系列存儲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5G通訊、功能手機、光貓、數字機頂盒、MIFI、智能手表等終端產品。
“我們是國內目前非常少有的同時具備NORFlash、NANDFlash、DRAM,以及MCP產品設計能力的公司,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標準型的Flash產品,還可以提供特殊封裝等定制化產品。”
陳磊認為,自主設計是最難走的一條路,不僅要進行設計,還要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公司在設計的時候也會充分考量客戶應用情況。“內置ECC的技術以及設計的時候采取部件擦除的方式,都是為了客戶的應用考慮。”
放眼國內的半導體產業,IDM銷售份額不足1%,Fabless銷售份額較大。在陳磊看來,我國的Fabless存在競爭力,自主研發已漸入佳境。
存儲廠商怎樣做國產替代?
本土存儲廠商怎樣做國產替代?演講最后,陳磊結合東芯半導體的6年發展歷程分享了以下四點體會。
第一要借助國家政策的支持。除了大基金的資金投入,政府的政策性的投入也非常重要。陳磊看到,政策風向變化下,國內客戶開始歡迎國產器件。
第二個是要堅持自主研發,提升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不管是做海外并購,還是直接從海外購買IP,都永遠無法買到人才“腦子里的東西”。
第三點是產業鏈的協同。存儲永遠是一個波動性極強的產業,往山頂上爬的時候,需要產業鏈的支持;往下走的時候,也需要產業鏈的有力支持,不至于損失過重。
第四點,東芯半導體始終堅持國產替代的初心,希望為國產替代出一份貢獻。
在產業鏈協同方面,陳磊著重進行補充。東芯半導體在晶圓代工領域和合作伙伴主要有中芯國際和臺灣力晶。在封裝測試領域,公司搭建了國內和海外兩個渠道。
目前,公司已經借助中芯國際成功量產了38納米的NAND,今年會在Q4量產24納米的NAND,公司也已開始和中芯國際配合開發19納米的芯片。東芯半導體還和臺灣力積電合作量產了48納米的NANDFlash,包括128兆和256兆的產品。同時,公司基于力積電最先進的28納米的制程,設計完成了從512Mb的NAND到1024Mb的NAND。
陳磊在演講最后強調,東芯半導體在給客戶提供全國產化的器件的同時,也在積極布局全球產業鏈,使產品的供應鏈更加完整、平衡。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8瀏覽量
42728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4瀏覽量
222662 -
存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4355瀏覽量
86176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科銀河芯的國產替代之路
![中科銀河芯的<b class='flag-5'>國產</b><b class='flag-5'>替代</b>之路](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E6/wKgZPGdZT-aAK-A_AAAxeaow48w563.png)
芯海科技32位MCU加速工業芯片國產替代
![芯海科技32位MCU加速工業芯片<b class='flag-5'>國產</b><b class='flag-5'>替代</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7E/wKgaomc1n_2AFoTRAABCsmNCsEg61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