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今年,XR領域在AI智能眼鏡市場的帶動下持續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在不斷發生變動。此前,蘋果和Meta已經分別通過收購或投資的方式加強了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在國內市場,XR領域的融資活動同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電子發燒友網統計了4月至今的融資事件發現,有10家XR領域的企業在這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完成新一輪融資,包括AR智能眼鏡企業、顯示芯片企業、XR芯片企業、AI智能眼鏡企業。
從翻譯到養老:AR硬件企業差異化探索破局同質化
從此次統計的企業來看,以硬件企業居多,包括影目科技、師渡科技、微光科技、李未可、XREAL等6家企業。其中影目科技、XREAL均完成超億元的融資。
圖:AR硬件領域融資事件
影目科技和XREAL都是業內AR智能眼鏡的明星企業。天眼查的數據顯示,XREAL已完成11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2.4億美金(約17億元人民幣),估值超過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紅杉中國、云鋒基金等機構。影目科技此次完成超1.5億元B2輪融資,由普華資本、梁溪產發集團、神騏資本聯合投資。
IDC的數據顯示,2025Q1影目科技在中國市場分別實現47.6%的出貨量占比,銷售額占比達到39.7%,其INMO GO與INMO AIR系列備受消費者青睞。今年,影目科技相繼與中國移動、騰訊應用寶、亞洲眼鏡等企業達成深度合作,實現從平臺、內容、AI和零售的四條主線的整合協同。
XREAL則在持續開拓海外市場,公司在今年與谷歌、高通、三星等企業展開合作,其中與谷歌共同推出Android XR眼鏡——Project Aura。XREAL啟動了企業級XR戰略XREAL for Enterprise,其商業版圖進一步升級。
據了解,上述兩家企業均將發布新一代產品。
除了影目科技和XREAL,國內有越來越多XR領域的企業崛起,例如李未可。李未可在今年4月拿到了合肥包河創投及米奧蘭特的千萬元戰略融資。今年5月,公司發布正式發布三款AI智能眼鏡。且圍繞自研的WAKE-AI大模型,推出首款AI眼鏡智能體——零級智能體ZeroAgent。
李未可此次發布的三款AI智能眼鏡聚焦AI翻譯、出海等場景,為其在AI智能眼鏡浪潮中開拓出差異化競爭優勢,同時此次發布的City Air AI眼鏡以27g的重量解決了輕量化的難題。
除了上述三家硬件企業,我們看到當前XR硬件企業正在通過不同的技術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例如師渡智能聚焦養老、教育等場景;微光科技通過與產業鏈企業的合作,加速布局AI翻譯、工業級場景。
具體來看,師渡智能成立于2024年,專注于用“AI+”應用,推出智能眼鏡和語音控制系統,面向康養、工業、教育等領域。面向智慧康養領域,公司已經推出智能老花眼鏡、智能助盲眼鏡,面向智慧生活領域,公司推出師渡智能眼鏡、智能時尚眼鏡和智能騎行眼鏡,面向智能制造領域,公司專注于智能工業眼鏡和語音控制器的研發。
微光科技以AI垂域智能體+AR技術為核心,推出了玄景M5智能AR夾片眼鏡,重量為25.8g。公司計劃在2025年推出2款全彩智能AR眼鏡。
微光科技還在積極加速其生態系統的擴展,與合肥親愛的譯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達成合作。合肥親愛的譯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翻譯行業,旗下iTourTranslator 技術可支持100多種語言實時翻譯。另外公司將與元琛環保共同開發工業級智能眼鏡,首批產品預計交付 20,000 臺,應用于智慧環保、智能檢測等核心場景。
威海多屏未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NAIR)成立于2022年,是北京多屏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AR眼鏡品牌。其AR眼鏡產品INAIR Pro主打移動商務辦公,主機加眼鏡的產品形態,結合AI功能擴寬用戶使用場景。
顯示芯片、XR芯片受資本關注,最高獲得6億元融資
此次統計的企業中,涉及三家芯片企業,分別是顯示芯片企業芯視佳、XR芯片企業萬有引力、芯明科技。其中芯視佳完成了6億元人民幣Pre-A輪,是此次統計中公開融資金額中最大的一筆融資事件。
圖:上游芯片領域融資事件
芯視佳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硅基OLED微顯示技術,公司推出的硅基OLED微顯示器件和柔性AMOLED先進顯示模組。OLEDoS又稱硅基OLED或Micro OLED,是在硅晶圓上蒸鍍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技術,以單晶硅為基板,主要用于AR、VR設備的1吋左右的Micro Display。此前,蘋果Vision Pro正是搭載索尼OLEDoS面板。
目前,芯視佳已經推出不同尺寸的OLEDoS等產品。0.23”OLEDoS分辨率為EVF,亮度達到3000nits,分辨率為90Hz,支持全彩顯示,可用于AR和EVF。
另一家XR芯片公司萬有引力/GravityXR于今年6月完成了A+輪融資。公司已經推出了GravityXR 仿生視覺芯片,在顯示、感知、圖像等多方面具備硬件加速處理的定制化設計。公司已經在Q2獲得了Meta、Stanford、Harvard以及國內企業的訂單。今年5月,公司推出低功耗空間渲染和顯示專用芯片EB100,面向機器人/XR應用,可對標蘋果Vision Pro的XR協處理芯片。
芯明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空間計算及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商,公司推出了單芯片集成芯片化立體視覺、AI、SLAM(實時定位建圖)的系統級芯片,芯片包括NU4000、NU4100。芯明此次完成億元A+輪融資將用于新一代空間智能芯片和產品研發、數智化業務推進以及團隊建設的全面升級。
其中NU4100采用12nm先進制程,搭載ARM Cortex-A5 CPU、3.5 TOPs CNN神經網絡處理器,公司自研3D深度成像和視覺處理引擎,支持高精度深度圖和點云圖處理及輸出,可用于AR/MR解決方案。此外,即將發布NU4500,將大幅加強CPU及AI性能,能夠做為主控芯片替代需要3-4顆芯片實現的3D+AI+CPU+SLAM的整套異構計算平臺或系統,功耗更低、系統尺寸平臺更小。
多輪融資助力:XR賽道持續升溫,市場潛力巨大
盡管XR領域的發展速度不及AI技術領域迅猛,但產業鏈上的企業早已提前布局這一市場,并在近年來持續獲得資本的青睞與支持。這意味著上述企業的市場潛力被看好,未來隨著市場以及技術的成熟,其產品將加速落地。
例如在此次融資之前,芯明于2023年完成超5億元的A輪融資,也獲得了合肥產投等投資機構的融資,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融資,可以說是芯明已經成為合肥的明星企業。公開資料顯示,芯明入榜了《2025中國集成電路創新百強企業》。
空間智能技術研發商宸境科技成立于2019年,至今已經完成5次融資,包括2020年、2021年的三次天使輪融資,2022年之前的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2025年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獲得了歌爾股份、比亞迪、IDG資本、OPPO、廣汽資本等投資機構的投資。
宸境科技憑借其技術優勢與產品潛力,獲得來自多領域頭部機構的投資認可,橫跨消費電子、智能汽車、XR設備三大賽道。多元資本的布局表明,宸境科技的技術或產品在消費終端場景(如手機、車機、穿戴設備等)具備廣泛的應用延展性,未來有望在多領域實現商業化突破。
在成立的3年間,INAIR已經完成了4次融資,包括2022年6月的種子輪、2023年6月的天使輪、2024年8月的數百萬A輪,以及今年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威海高新創業投資、真知創投、天善資本、真知創投。
小結
盡管XR的發展節奏相對緩慢,但它正被視為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長期技術賽道,產業鏈企業和投資機構都在為其未來的爆發做準備。當前,市場的差異化競爭格局正在形成,不同企業在XR領域選擇不同的細分方向進行突破,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
-
XR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4瀏覽量
98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港股上市熱潮!半年內33家半導體企業IPO,傳感器企業領跑

機器人行業成資本寵兒:5個月完成3次融資,最高市值達150億元

沒辭職、沒報天價班,6個月AI學習的成績單

18家模擬企業2024年狂飆!最高凈利暴增400%、出貨超60億顆

中國前兩月電信收入達2950億 同比增長0.9%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導體芯片公司
國家超算互聯網免費開放3個月DeepSeek API接口
小雨智造獲得訊飛創投A+輪融資
AI助力,機構近一個月扎堆調研半導體行業
IPO撤單潮!10月至今5家半導體企業終止上市,涉及射頻、AI等企業

10家國產毫米波雷達企業融資超10億元!國產機會在哪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