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科技冬奧建設方面,將于2020年首次在首鋼示范區啟動使用無人駕駛電動車。
據了解,首鋼園區目前已經啟動建設自動駕駛服務示范區,按照規劃,奧運前(2020年),園區內無人車計劃有10余輛,覆蓋區域為首鋼園區北區;奧運中(2022年),無人車計劃有100余輛,覆蓋區域同樣為首鋼園區北區;奧運后(2025年),無人車計劃有1000余輛,覆蓋區域為首鋼整個園區,服務15萬人口,社會資本將配合首鋼園區發展規劃,助力其打造成北京市創新園區。
負責人表示,園區將重點研究無人客車、無人清掃車、無人物流車等7種車型的自動駕駛路線,路線范圍面向首鋼內部道路、廣場及場館周邊。研究目標還涉及自動駕駛專用車道規劃、智能交通信號燈、智慧道路、智能停車位、無線充電車位等。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30瀏覽量
114712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90瀏覽量
121015
原文標題:2020年首鋼園區將啟用無人駕駛電動車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CI522 NFC刷卡電動車儀表方案
電動車NFC一鍵啟動 NFC智能刷卡解鎖,為你解決四處尋找鑰匙的困擾,提升電動車智能化。
Ci522是一款高度集成的13.56MHz非接觸式讀寫器芯片,專為電動車NFC一鍵
發表于 12-26 15:52
首鋼水廠鐵礦無人駕駛礦卡實現常態化無人運行
近日,易控智駕技術賦能的新能源無人駕駛礦卡在首鋼集團旗下水廠鐵礦實現常態化無人運行,并在建材產線承擔砂石骨料運輸任務,標志著水廠鐵礦向智能化、無人化轉型邁出重要一步。 此次項目的落地效
FOC電機在電動車中的應用
FOC(Field Oriented Control,磁場定向控制)電機在電動車中的應用廣泛,其高效、高性能的特點為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動力性能以及運行穩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FOC電機在
無人駕駛的前世今生:一部充滿爭議的革命史
嘗試卻為后來的發展播下了火種。 20世紀8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迎來第一次重要突破。1987年,德國工程師恩斯特·迪克曼斯開發的VaMoRs系統,
無線充電技術為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注入無限動力
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采用無線充電技術,提高運行效率、安全性和耐候性,降低維護成本。青島魯渝能源推出專為低速無人駕駛車設計的無線充電器,快速高效且安全,支持智能優化充電,助力智慧城市發展。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Model Y
北京時間10月11日,特斯拉“WE,ROBOT”發布會正式舉行,在特斯拉發布會上,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Model Y。 在發布會上;埃隆·馬斯克乘坐Robotaxi亮相。馬斯克透露預計特斯拉明年將在
寶礫微DC-DC升級壓電動代步工具、無人機電源方案
| 電動車、無人機、電信系統 | Pin兼容:MP9487/6 |
|PL89022|5.0-150|2|降壓轉換器|ESOP8| 電動車、無人機、電信系統 | 功能兼容:LM5164
發表于 09-11 10:25
文遠知行無人駕駛掃路機在廣東汕頭落地
項目的落地,也是文遠知行無人駕駛掃路機S1首次亮相汕頭及粵東地區,彰顯了文遠知行在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應用上的廣泛布局與深厚實力。
Cruise計劃今年重新啟動無人駕駛運營服務項目
據眾多可靠的消息來源披露,歷經諸多安全隱患及營運停滯之后,通用汽車的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計劃于今年稍晚時期重新啟動其無人駕駛運營服務項目,并且初步預期在2025
MT6825磁編碼IC在無人駕駛電動收割機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正在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其中農業領域尤為引人注目。無人駕駛電動收割機的出現,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也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使得農業生產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而
億航智能無人駕駛電動直升機EH216-S完成阿聯酋首次載人飛行
同時,EH216-F(高層消防)及 EH216-L(空中物流)亦在阿聯酋完成首次試飛,展現了無人駕駛 eVTOL 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領域的多元應用潛力。
自動駕駛已成現實?賽思時間同步服務器賦能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為自動駕駛提供中國方案
”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自動駕駛作為國際科技一直在嘗試鉆研突破的難題,“車路云一體化”就是我國最先提出的“中國方案”。3月1
5G車載路由器引領無人駕駛車聯網應用
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車聯網正逐漸成為實現智能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5G車載路由器將在車聯網的應用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滿足無人駕駛應用的低時延、高速率和實時控制等需求,進一步推動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