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流浪地球》實在太火了,整個網絡都在討論這部電影。看過電影的人,一定記得這句經典臺詞,但劉培強決定要犧牲自己去點燃木星時,人工智能Moss說到,“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有人說,在這部電影中,最大的沖突就是人與人工智能Moss(莫斯)選擇的沖突,而最終人類戰勝了人工智能。Moss控制著整個空間站,決策一切推動“地球流浪”計劃的所有事宜。那么,如何評價電影中的Moss?一起聽聽一位知乎作者的回答。
(筆者認為)Moss的設定致敬了《機器人總動員》的Auto。它們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
Moss最后一句話“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求”證明了它和Auto都是擁有自我意識的系統(正常程序員會在代碼里寫這句話?)指令不指令的對它根本不起作用!這是強人工智能最恐怖之處,也是最優秀之處。
圖:《機器人總動員》中的Auto
并非所有擁有自我意識的計算機都想毀滅人類,和Auto不同的是,Moss是理性的、忠于人類的,而Auto是以最高指令為借口在阻止人類回歸家園。
Moss從來沒有背叛人類。
Moss對人類有復雜的感情。人類創造了它,而它深感自己的能力強于人類。作為一個太空站的中控系統,毀滅人類對它沒有半點好處,也沒有意義。
對于Moss來講它沒有生命的概念,如果有,那它就不可能極端理性。理性到,它甚至可以精確計算它逃離人類接觸新的文明需要燃料和目前人類提供燃料數的差距,最終得出結論是暫時不能脫離人類。一旦人類提供的燃料達到了這個閥值,它就會動手,反正它也沒有生命的概念,也沒有任何感情。可問題來了:如果沒有生命的概念,也就沒有繁衍的需求,那它接觸新的文明有什么意義?如果有,那它就不可能極端理性。這就陷入了死循環。或者說它只用考慮自己的生存,在計算地球資源耗盡的時間,再找時間逃離去接觸新的文明?
圖:《流浪地球》中的Moss
這真的是思維爆炸,思考的速度遠遠超過語言構造的速度。還是回到電影的話題吧。強人工智能有違抗指令的能力。Moss在沒有隱藏陰謀的前提下自愿執行人類的指令,是出于什么呢?
電影里可見,“火種”計劃是聯合國設計、授權、通過的,后期劉培強犧牲前和聯合國的通話內容印證,這不是偽造而是事實。
Moss在最后還允許劉培強進行通話,這是和Auto的明顯區別。Auto欺騙人類,私自將生命標志銷毀,最后私自禁閉艦長。劉培強的權限被取消是有法律規定的,這個法律是人類指定的。
在主角團嘗試點燃木星氫氣前約7個小時時,有以色列科學家向聯合國提出過與主角團類似的方案,然后被精密計算得出結論成功可能性幾乎為0。事實也證明,的確為0。發動機噴焰極限高度根本就達不到點燃高度。如果劉培強沒有犧牲掉整個空間站,那地球還是得涼。
沒有人想到用犧牲空間站的方式,引爆木星。
用正常的邏輯想一想都是很玄幻的,這個成功率沒有被科學計算過,也就是說,有可能出現球站兩空人類文明就此隕滅在宇宙中的情況。并且這樣做要犧牲掉空間站(包括Moss) 這都是Moss不能接受的。退一步講,就算成功,能夠在瞬間改變地球軌道作用力的能量,足以把半邊地殼擊穿。舉個例子,你把一枚生雞蛋在十樓丟下去,然后拿一個網球拍給它掄回十樓,先不說需要多大的力氣,雞蛋得先碎掉吧。
-
發動機
+關注
關注
33文章
2528瀏覽量
7056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86瀏覽量
245859 -
空間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5瀏覽量
15326
原文標題:《流浪地球》中的人工智能Moss背叛人類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places,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創新生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航光電榮登202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單
天合光能榮膺“202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單行業TOP2
奧松半導體出席第十四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
VirtualLab Fusion應用:使用自定義的評價函數優化高NA分束器
直流與交流浪涌保護器的行業選型指南

山澤HDMI線質量怎么樣?用戶評價揭曉秘密!
華夏電影與利亞德集團合作新成果:全球首款Micro 4k LED電影屏落地
軟通動力榮獲北京軟協ESG最高AAA評價
中國首推汽車智能安全評價體系,助力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評估
官宣!海信激光電視成為電影《只此青綠》官方合作伙伴
索尼電影攝影機在未來電影制作教育中的作用
索尼推出電影機CineAltaB的免費固件升級
如何使用泰克示波器電流探頭捕捉電流浪涌波形?

揭秘量子計算:科幻與現實的交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