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熱潮下,柯力傳感(603662.SH)一季度業績迎來好轉。盡管近期柯力傳感多次表明“公司主營業務與機器人產品不直接相關”,但公司股價仍不斷攀升。
在今天舉行的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柯力傳感董事長兼總經理柯建東再次重申:“公司主營業務與機器人產品不直接相關。公司部分傳感器可應用于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但研發費用和銷售收入占比較小。并且,公司在該領域的傳感器產品受到研發進展、市場需求、投資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對公司的經營業績貢獻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傳感器及物聯網之外,柯力傳感正打造以產業大腦項目為主抓手的“第二增長曲線”,希望從集團內循環走向產業大腦。今年1月,由公司牽頭建設的智能傳感器行業產業大腦平臺正式上線。
據悉,該“產業大腦”以產業數據+能力中心+場景應用為核心,集供應鏈拓展、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營銷、服務能力共享、投融資等功能為一體。柯建東在會上介紹,目前產業大腦入鏈用戶已超1000家,用戶數量正在逐步攀升。
財報顯示,去年柯力傳感實現營收10.61億元,同比增長2.85%;實現凈利2.6億元,同比微增3.58%。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凈利分別為2.2億元和5596.62萬元,分別同比增長9.4%、60.04%。
根據柯力傳感2022年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 2022-2024年公司審計凈利潤分別為3億元、3.6億元和4.32億元,2023年、2024年凈利同比增速要求均為20%。在去年業績考核不達標的情況,柯力傳感今年的業績表現備受關心。
針對公司在手訂單情況,柯建東回應稱,“目前生產經營正常,產能利用合理。”
談及公司今年提升訂單和業績的舉措時,柯建東表示,通過內涵式增長和外延式并購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公司將圍繞傳感器及物聯網兩大基本盤的銷售、制造、研發、成本、采購、質量管理等各個環節制定相應目標,并排出一批能落地、見成效的任務清單;另一方面,公司以多物理量傳感器、物聯網項目、工業自動化裝置設備三條賽道為主抓手,投資一批好項目。
投資者進一步提出,“從經營情況看,今年有哪些項目可以貢獻收入和利潤?”
對此,柯建東從銷售、制造、研發和成本控制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回復。他重點提到,在制造方面,大力推進設備自動化及數字工廠建設,打造寧波慈城及鄭州數智化車間樣板,加快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推進建設;研發方面,加大新應用市場和已預結項產品的推廣及老產品的二次開發;成本采購方面,2023年重點對鋼材、芯片等大宗物資的采購實行集中采購、原廠合作、競標、價格鎖定等模式,充分利用設備自動化后富裕產能場地,推進外購轉自制,縮短交貨期及有效降低產品制造成本。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4文章
51577瀏覽量
757760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803瀏覽量
209141 -
柯力傳感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機器人產業鏈企業IPO進展
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
A股上市公司凱爾達宣布控股六維力傳感器企業 布局人形機器人關鍵核心部件
機器人“大腦+小腦”范式:算力魔方賦能智能自主導航
海爾智家成立機器人科技公司
頭部企業共話機器人產業新質生產力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全書概覽與第一章學習
華為正式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10-11月機器人產業融資:各家構建AI、大模型技術競爭力,資本涌入核心產業鏈

機器人的三大矩陣是什么及關系式
工業機器人AMR的最強大腦,你了解多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