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k柵極堆疊技術,作為半導體領域內一項廣泛采納的前沿科技,對于現代集成電路制造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過去,半導體晶體管普遍采用二氧化硅(SiO?)作為其柵極絕緣層。但隨著半導體元件的尺寸持續縮減,二氧化硅層的厚度也相應變薄,這引發了嚴重的漏電問題,進而影響了元件的性能表現和功耗效率。High-k柵極堆疊技術則通過引入具備高介電常數的材料,對傳統二氧化硅柵極絕緣層進行了革新性替代。
高介電常數材料能夠在保持電容值不變的前提下,實現絕緣層物理厚度的增加,從而顯著降低漏電電流。同時,它們與傳統的柵極材料相結合,形成柵極堆疊結構,能夠更精準地調控晶體管的開啟與關閉狀態,進而提升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眾多高介電常數材料中,氧化鉿(HfO?)、氧化鋯(ZrO?)、氧化鋁(Al?O?)等備受矚目。這些材料不僅介電常數高,能夠在較厚的絕緣層下維持與傳統二氧化硅相當的電容值,而且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出色,能夠承受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嚴苛的高溫環境和化學腐蝕。
技術優勢方面:
01
漏電電流得到有效控制
High-k柵極堆疊技術能夠大幅降低晶體管的漏電電流,從而提升元件的性能表現和功耗效率。這對于現代高性能集成電路而言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移動設備和低功耗應用場景中。
地域、干濕環境的不同,會產生炎熱干燥或者濕熱多雨的不同氣候。
02
元件性能顯著提升
通過更精確地控制晶體管的開啟與關閉狀態,High-k柵極堆疊技術能夠增強元件的開關速度和電流驅動能力,進而提升整個集成電路的性能水平。
03
可靠性顯著增強
絕緣層厚度的增加提升了晶體管的耐壓能力,減少了因漏電和擊穿等問題引發的元件失效,從而增強了集成電路的可靠性。
04
適應元件尺寸縮減的需求
隨著半導體元件尺寸的不斷縮減,傳統的二氧化硅柵極絕緣層面臨嚴峻挑戰。而High-k柵極堆疊技術則為繼續縮小元件尺寸提供了有力支持,滿足了集成電路技術持續發展的需求。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906瀏覽量
140124 -
柵極
+關注
關注
1文章
181瀏覽量
21220 -
絕緣層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5332
原文標題:High-k柵極堆疊技術的定義與概述
文章出處:【微信號:閃德半導體,微信公眾號:閃德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集成電路新突破:HKMG工藝引領性能革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