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ole Group的報告,中國大陸有望在2030年超越中國臺灣,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中心。2024年中國大陸占全球21%的產能,隨著本土產能的快速擴張,中國大陸的崛起凸顯了在分散且充滿戰略博弈的芯片制造格局中,行業話語權正在發生轉移。
6月23日,Yole Group發布的《半導體晶圓代工行業現狀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大陸有望成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領導者,預計將占據全球總裝機產能的30%。2024年中國大陸以21%的全球代工產能份額位居第二,僅次于中國臺灣(23%)。韓國以19%的份額排名第三,日本(13%)、美國(10%)和歐洲(8%)緊隨其后。
在供需平衡方面,美國半導體企業占全球晶圓需求的57%,但其國內晶圓代工產能僅約10%。與之相反,中國臺灣擁有全球23%的晶圓代工產能,卻只占4%的晶圓需求。歐洲和日本在半導體代工領域保持著穩定的供需平衡,其產能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滿足內部市場需求。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該地區占全球6%的晶圓代工產能,但這些產能完全由外資代工廠主導,因為該地區缺乏本土半導體代工企業。
報告描繪出全球晶圓代工格局正呈現分散化與戰略化趨勢,預計至2030年產能復合年均增長率將維持在4.3%的溫和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實際產能利用率預計穩定在70%左右,引發對投資回報率的擔憂。
2024年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產業實現顯著增長。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芯片制造商產能增長15%,達每月885萬片晶圓。這一增長得益于18座新建半導體晶圓廠的投產,推動全球同年產能擴張6%。此外,中國大陸芯片產能預計2025年將繼續保持14%的增幅,月度產能達1010萬片晶圓。這一擴張屬于全球行業趨勢的一部分——2025年半導體制造行業預計增長7%,實現月度3370萬片晶圓的歷史最高產能。
科技防護,精準選型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395瀏覽量
439206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08瀏覽量
235881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文章
868瀏覽量
491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導體芯片公司
2024年晶圓代工市場年增率高達22%
升陽半導體臺中港區再生晶圓新廠開工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全球產能份額超72%,中國晶圓代工強勢崛起
中國大陸芯片制造設備支出躍居全球前列,國產設備廠商業績亮眼
中國大陸成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核心市場
中國大陸8家半導體大廠被調查!
中國大陸芯片設備支出領跑全球
中國臺灣半導體廠商考察捷克,或布局歐洲供應鏈
西班牙尋求與中國臺灣合作,共推120億歐元半導體宏圖
美光計劃加碼中國臺灣投資,或增設第二研發中心
萬年芯解讀臺積電與ASML報告,中國大陸半導體需求強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