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博會,關鍵詞是“生態、平臺、開放、實戰、場景”,但同時具備這些五大要素的公司寥寥可數。
各家公司都喊出不同的口號,紛紛攘攘,好不熱鬧。其中AI+生態、開放、平臺出現頻率頗高。什么是生態,生態如何嵌入行業?答案不一,生態可大可小,如圖,行業“上中下游之間,甚至上游內部”都可以有生態,比如芯片和算法及產品可以有生態,產品與工程服務也可以有生態,AI算法平臺也可以有生態。
聚焦到“上游”看生態,核心已經從鏡頭及傳感器等硬件元器件轉變為“芯片及算法”。關于芯片及AI企業造芯片,行業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
有觀點認為,如果企業既做算法、又做芯片,是行業混沌、不成熟的表現。
有觀點認為,算法和芯片密不可分,好的算法呈現與芯片需要密切協調配合。
芯片過于復雜,尤其是通用芯片;芯片又貌似簡單,很多AI新銳企業紛紛發力芯片。
算法公司做芯片,理由其實很充分。因為算法再優秀,終需要體現在芯片上,有企業提出“算法即芯片”,正是因為AI算法公司設計了牛逼的算法,但絕大多數時候找不到合適的AI芯片支持。
做芯片難。芯片的背后所牽涉到的算法技術、設計能力、數據打磨、供應鏈支持繁雜而深遠,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做AI芯片更難:做 AI 算法的人往往不懂芯片,因此當算法開發者想把算法移植到芯片上時,通常需要芯片或硬件廠家的駐廠培訓;反之亦然,芯片廠家想針對某個新的算法做優化也需要專門的對接。過于冗長的對接和溝通橋梁,將導致開發導致周期較長,更可能耽誤產品上新的最佳時期。
如果算法開發者和芯片開發者能夠實時溝通、同步優化,將大幅推動AI芯片落地。這時候,一個能夠集聚產業鏈各方力量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產業平臺就成為關鍵。
目前,行業中真正能夠將AI的五個元素都掌握的企業不多:算法+算力+數據+產品+場景,五個環節中,前四個環節其實是密切配合的,門檻非常高。而場景其實是工程商及集成商的價值所在,通常說的AI企業沒有工程化能力,說的是產品。
如果有一個平臺能夠讓算法開發者和芯片開發者實時溝通,能夠通過對大量算法模型的測試報告的結果進行統計,算法開發者可以知道自己的算法在卷積類型、操作類型、I/O的時間消耗等,并以此優化模型結構,從而早早地把新模型發展趨勢考慮進來,芯片開發者就能確定芯片或工具鏈在下一版本的優化方向和目標,同時也可實現面向新型深度學習模型的芯片設計與優化,有助于讓理論加速比變成實際的加速比。
依圖公司一直以算法和工程能力被AI行業所認可。實際上,依圖的優勢不止是算法及場景落地,依圖是國內唯一、世界可能是唯三,可以提供全棧式(AI五元素)的人工智能能力的公司,不管是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視覺,還是語音識別、聲紋識別,都處于業內比較高的水平。
今年五月,依圖的首顆云端視覺 AI 芯片求索(QuestCore)落地,引起行業廣泛關注,求索芯片“發布即商用”打破了很多AI芯片“期貨”甚至“PPT”模式。
2019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國家科技部正式宣布將依托依圖科技打造「視覺計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助力中國芯片設計業和人工智能的結合。
10 月 30 日,依圖正式啟動「AI 芯片視覺計算創新平臺開放計劃」,開放從底層計算硬件、算法、數據庫、應用層等一整套行業應用架構。它最大的特點是「分層解耦、開放融合」,產業各方都可以參與進去根據需求模塊化使用,快速進行智能化行業應用開發。
從芯片到平臺,成為AI 基礎設施提供商和 AI 解決方案提供商,這是依圖的產業定位。依圖將通過開放的產品平臺和生態社區,發揮“連接器”作用,依托視覺計算國家開放創新平臺,打造算法及芯片的共贏生態,從而賦能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廣泛、快速落地。
AI 芯片視覺計算創新平臺開放微觀理解是為了解決上述AI 算法和芯片對接難的難題,宏觀理解,依圖希望把所掌握的包括芯片、算法、成熟行業落地的經驗,分享給行業合作伙伴,希望行業上下游企業一起把整個AI行業給做大做強。
如圖,依圖的視覺計算平臺主要分為 5 層,從下至上分別是:視覺計算硬件層、解析計算層、視圖信息層、大規模特征索引層和業務應用層。
具體而言,在底層硬件層,依圖提供芯片、模組、服務器(盒子)算力資源,如果開發者有自身的算法,依圖還提供遷移工具,幫助算法開發者加速他們的算法和求索芯片的優化對接過程。
在解析計算層,依圖提供車輛識別、X 光機、視頻結構化等前沿的視覺算法。
在視圖信息層,依圖提供以圖搜圖、級聯匯聚、數據存儲和管理,支持行業視圖庫標準與分布式級聯,解決超大規模結構化數據和突破讀寫問題,幫助商家快速開發部署。
大規模特征索引層是實現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關鍵一層,目前可支持 10 萬路視頻在 1 年內數據的秒級檢索,進行各種關系的關聯計算。它是行業大數據的視覺計算入口,開發者可以開發深度行業應用。
最上是業務應用層。行業經常提到AI的三座大山,算力、算法和數據,這是AI行業早期的大山,目前及未來真正的大山是行業知識和行業實踐。而依圖在智能城市有深度布局,已經積累下 110 個成熟行業應用,開發者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行業場景應用。
視覺計算平臺最大的特點在于「分層解耦、開放融合」。
「分層解耦」,就是將平臺算法層與硬件層、數據層、應用層各層之間都實現解耦,每一層都能通過接口對外提供能力,這種“可插拔式”的分層架構,讓各方都能參與進來按需使用,大幅降低 AI 開發時間和門檻。
「開放融合」,是指平臺的開放性、包容性,第三方算法可以跑在依圖芯片上,同時依圖的算法也支持合作伙伴的芯片。開放能夠實現算力、算法、產品的有效對接,促進創新,避免規模化造成的壟斷。
小結:各個企業都在講“平臺及生態”,有企業認為AI算法開放平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AI,賦能的是整個生態圈;有企業認為平臺是百花齊放的,唯有開放才能更好的賦能細分的行業生態圈;而依圖的“視覺計算開放平臺”,重點在于“芯片、算法和產品”的優化連接,這是依圖的優勢。未來的依圖主分兩條線,一條是AI的基礎設施提供商:做端到端的,特別是從底層的架構開始,要進入芯片層面的融合算法的設計。另外一條是AI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AI能夠真正深度賦能不同的行業。今時今日,“X+AI”創業所需要的經濟門檻越來越低,但是創新所需要的精神門檻、勇氣從來沒有降低過,行業需要保持這種比較有勇氣的方式,有開拓的精神去做創新。
評論